游目
游目林坰信馬蹄,十來家住小橋西。
浮沉野水看晴雁,唱和茅檐聽午雞。
菜要遮欄增舊塹,田分蔭注作新堤。
年豐米賤人人樂,農父相逢醉似泥。
游目林坰信馬蹄,十來家住小橋西。
浮沉野水看晴雁,唱和茅檐聽午雞。
菜要遮欄增舊塹,田分蔭注作新堤。
年豐米賤人人樂,農父相逢醉似泥。
縱目四望在山林原野信馬由韁地前行,十幾戶人家居住在小橋的西邊。看著大雁在野外的水面上時起時落,中午時分聆聽著茅檐下雞的唱和之聲。蔬菜需要圍欄,于是在舊的壕溝基礎上進行增修;田地要分渠引水,就筑起了新的堤壩。年成豐收米價便宜人人都很快樂,老農們相逢時都喝得酩酊大醉。
游目:縱目四望。林坰(jiōng):山林原野。
信馬蹄:信馬由韁。
浮沉:指大雁在水面上時起時落。
唱和:此指雞相互啼叫呼應。
蔭注:分渠引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到鄉村游覽,看到鄉村豐收、百姓安樂的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田園的豐收景象和百姓的安樂生活。其特點是描繪細膩,語言質樸。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在反映田園生活的詩作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翠黛滿云封,遙看北鎮雄。壯觀侔五岳,峻秩比三公。蔥郁興王氣,扶搖廣莫風。勒銘維祖烈,瞻仰萬年同。
飛閣穹隆軼翠煙,盂蘭盛會眾喧闐。且欣酷暑從茲減,漸有涼風快夕眠。
常懷獨往意,此日去朝簪。丹詔榮歸騎,清風滿故林。諸侯新起敬,遺老重相尋。在處饒山水,堪行慰所心。
滄江無盡水,夜夜隨潮去。若復作潮來,滄江止不住。
子母俱忘脫體看,纖毫才動被渠瞞。若非豎亞頂門眼,那辨紅壚點雪寒。言下百骸俱脫盡,更無一法覆藏伊。亡僧對面分明看,卻是禪和眼搭癡。睡美春來常失曉,日高衾暖懶翻身。戲將古寺閑房趣,誇與鬧中無事人。
處身乾坤中,適意乃其常。貧賤亦天然,尤怨徒自傷。平生賦命薄,守己豈不良。量分稍過差,神理翻百殃。茍無濟世具,希進未免狂。鄙哉綿上人,遠跡空潛藏。市朝車馬喧,不礙松菊芳。何妨著衣冠,用舍姑逢場。儻無僥倖心,世亦不見戕。
到此衣冠亦可憐,金陵王氣委荒煙。吳宮花草隋宮月,一例春燈燕子箋。
天然艷冶,生小娟娟,也解憐春意。畫欄斜倚。雙蛾皺,可是鄭康成婢。偏松了髻。堪愛處、幾般佳麗。拂牙箋,故送秋波,無限愁如縷。金鴨慢調香細。又烹茶洗硯,種種佳美。低鬟偷喜。銷魂也,還抱琵琶花底。輕彈玉指。端的是、綠衣仙史。試看取,一點檀心,豈是凡桃李。
離懷何處放,吟眺晚風前。涼月淡無色,秋花瘦可憐。碧云千里合,錦字幾人傳。漫挹浮丘袖,閒身不羨仙。
焚香拜月君懷我,對月停杯我憶君。莫羨月圓圓又缺,會看人合合無分。
澤國荒城暮,歲寒誰問津。滄江滿風雪,猶自一枝春。孤影澄波媚,疏煙澹月皴。遙天何處寄,恐觸怒蛟鱗。
駐馬惜分手,臨風開一觴。君趨紫金闕,我戀白云鄉。
三十二應不思議,十四無畏如流水。男子身中入定時,女子身中從定起。
孤篷雨蕭蕭,滯風仍滯淺。時復問同舟,彭城今近遠。河流淺且陜,十里九折灣。徐山望不見,幾日見淮山。
嶺開孤閣倚巑岏,攜手高臨百八盤。山畔幽香移般若,天邊殘雪落旃檀。春催遠客兼程早,驛報長安一騎寒。十載江南誰把玩,北枝今日正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