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僧知干
貌高清入骨,帝里舊臨壇。
出語經相似,行心佛證安。
貌高清入骨,帝里舊臨壇。
出語經相似,行心佛證安。
你容貌清瘦氣質高雅,深入骨髓,曾在京城的佛壇講經。你說出的話語如同經文一般,行為和內心都因佛而安寧。
帝里:指京城。
臨壇:指在佛壇上講經說法。
證安:因得到佛的印證而內心安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知干和尚曾在京城講經。可能是詩人與知干和尚相識,為表達對他的欣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知干和尚的高雅氣質和對佛法的虔誠。其突出特點是簡潔勾勒出僧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之間的交流。
丹陽郭里春濛濛,騎馬出郭詩思濃。江南二月風雨過,梅花開盡杏花紅。
野田榮卉木,春木抱仙家。樹暖游蜂狎,風輕舞燕斜。閑門通小徑,高柳映明霞。日宴山中客,開關掃落花。
尚書府中松十抱,直氣貞心不知老。關中土厚根柢壯,十年間生地之寶。上參云漢不屈身,世間草木斯為表。用之擎天天久恃,用之柱國國永保。伐柯擊奸擬顧笏,摘葉指佞比堯草。朝廷何可一日無,百不為多一非少。凌霜傲雪古色存,蒼蒼直與秋天杳。孔明廟前有老柏,此物亦自因人好。大觀直謂古今同,時固難同貴同道。金花玉苓仙所食,只在長生不在飽。須公采啖三萬斛,四海蒼生期壽考。
君推造化最幽玄,白屋曾經定狀元。休向深云問消息,春風只在杏花園。
隔岸林泉照眼清,玉虹千尺掛空青。松風謖謖涼如洗,一段匡廬九疊屏。
聊從握手嘆初衣,自昔功成有是非。潘鬢總深憂后白,商顏終覺勝時肥。春風急足開茶界,秋水查頭擁釣磯。記得五湖爭長事,與公相對欲忘機。
早折蟾宮第一枝,綸闈恩命苦何遲。久為俗吏殊無味,合掌王言亦有時。好繼忠州文最盛,應嫌長慶格猶卑。他年莫忘中吳宰,六里山前歌紫芝。
一犬行隨餉榼,群蛾飛繞繰車。江邊女去摘芡,城里人來賣茶。
小隱清江上,無心競白鷗。蓼云團竹屋,蘆雪點羊裘。放鶴歸何晚,看花醉即休。底須終日苦,三百六魚鉤。
每愛滄江聽雨眠,不應愁絕似今年。建瓴長恐崩高屋,鍊石徒聞補漏天。響入北廊葭菼亂,濕增傍壁薜蘿牽。白頭倦客孤蓬底,尚想躬耕有石田。
轉船驚見柳枝明。風里萬絲輕。湘云楚水才堪稱,一般是、婉娩多情。騷客行吟舊地,江山自古空靈。西風日日送懸旌。如夢數行程。水村漁市聯翩過,到今朝、惆悵難勝。一霎相依旋去,何年再訪娉婷。
十年裘馬客長安,杖榮從軍戍賀蘭。桓典霜威開幕府,陳琳檄草據征鞍。鐃歌出塞邊沙白,烽火登城漢幟丹。誰道護羌諸校在,功成今日屬儒冠。
紫落鳳凰來九垓,橫空屹峙勢崔嵬。身經七簸八顛苦,車在千巖百壑回。山石敢疑滄海出,天池應是絳河來。同登絕頂吟懷暢,萬里風光逐眼開。
朝朝無事也升堂,退坐寒齋日正長。大學中庸頻料理,不知身外有軒裳。
山深獨置家,地帶竹林斜。花盡才收蜜,煙生正焙茶。客來門放屨,樵出路鳴車。不但成高隱,營生亦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