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山二絕 其二
心愛仙山役世緣,
乘軺欲去謾留連。
更祈秋日停羲馭,
莫遣回頭怨暝煙。
心愛仙山役世緣,
乘軺欲去謾留連。
更祈秋日停羲馭,
莫遣回頭怨暝煙。
內心喜愛仙山卻被世俗緣分所羈絆,坐著馬車想要離去卻又久久留戀。更希望秋日里太陽停下腳步,不要讓我回頭時埋怨那昏暗的煙霧。
役世緣:被世俗的緣分所役使、束縛。
乘軺(yáo):乘坐輕便的馬車。軺,古代輕便的馬車。
謾留連:徒然地留戀。謾,徒然、空自。
羲馭:羲和駕馭的日車,代指太陽。
暝煙:傍晚的煙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可以推測詩人在游覽武夷山時,被其美景所吸引。然而,由于世俗事務纏身,不得不離開。詩人在即將離去時,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達內心的不舍和無奈。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武夷山的留戀和因世俗而離開的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詩人游覽名山時的心境。
落落自朝昏,殘陽逗遠村。百蟲早緘口,螢翅尚游魂。虛室添幽響,荒畬雜燒痕。石欄蕉半折,掀頓也頻煩。樹瘦麻姑面,花癩戚姬身。有望皆髡頂,無方辟蘚塵。鬼車鳴類哭,饑隼怒而蹲。咄咄將何許,垂頭但飲醇。
腸日九回諳世路,肱今三折悟良醫。戎郎何自知貧好,卻是歸來遠客知。
攫祭烏鴉噪晚田,草芽新染綠如煙。墓頭寂寂蟲鳴急,惟有春風舞紙錢。
宋玉西行思不窮,長風吹旆入關中。天臨寶劍清霜外,地接金城朔氣東。漢月夜馳三輔道,秦云朝謁九成宮。政馀憶我尋芳訊,好寄南來塞上鴻。
憶歡始見儂,驀過前溪來。今如溪水東,那能復西回,愁懷何日開。出亦對前溪,入亦對前溪。自郎出門去,桃花歸路迷,止見杜鵑啼。溪邊種青竹,枝葉何珊珊。春來雨滴文,亦如湘淚斑,能無瘁玉顏。
暖日籠寒意小忺,為君索笑一巡檐。細挼玉糝浮杯面,猶自詩腸未屬厭。
貧居遠郊外,村市小溪口。除寒物象新,豐年人氣厚。雞犬擾衢巷,煙火暖榆柳。祀灶須白餳,饋歲貴黃韭。提攜前村稚,傴僂東家叟。煖帽寬布裘,跨驢越隴畝。長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最幼不能行,佃客強之負。出門眺平野,殘雪耀林藪。相逢少衣冠,三五鄉鄰友。兒童得所欲,吾亦視寡有。未夕忻然歸,斜陽掛茅牖。托處既休暇,乘興皆其偶。念子在邊城,出入慎閑守。
得失吾何有,榮枯事盡刪。神常游物外,名恐落人間。流水一聲磬,夕陽數點山。閑身倚枯樹,佇看鳥飛還。棕竹新添杖,扶來步步安。渾如得老友,從此共盤桓。天地孤身在,冰霜白發寒。一編寫情性,只可自家看。
東郡趨庭七載馀,奉親多暇日鈔書。傾茶樂事成追憶,風雅閨中實起予。
勝集何妨信宿留,名園載酒正堪游。停云三徑當良夜,插菊東籬憶去秋。細雨漫尋芳草夢,嫩寒欲上杏花樓。板橋新漲春波綠,擬買扁舟泛莫愁。
德勝王太子,號不如密多。指山還梵志,魔群不奈何。
對策南宮恥詭隨,聊攄腹憤發胸奇。并驅何異牛同驥,獨步方知虎畏羆。罰汝業儒磨鐵硯,輸它擁妓寫烏絲。區區夢里爭蕉鹿,笑殺傍人與士師。
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廢晨昏愧此身。世俗但知從仕樂,書生只合在家貧。悠悠未了三千牘,碌碌翻隨十九人。預遣兒書報歸日,安排雞黍約比鄰。
廣寒宮中第一仙,情深不礙韻超然。勸君莫作兒女態,但向花前傾玉船。
江南風月舊繁華,金粉樓臺百萬家。勝境可憐新雨換,懷人無奈夕陽斜。繞村蕭瑟留歸燕,終古棲遲盡暮鴉。畢竟染衣余汁在,賴君青眼發春花。吹到西風冷閉門,荒煙苦霧月黃昏。笛中送盡耆卿曲,臺上全消楚客魂。大地冰霜歸氣數,在天星宿自靈根。岸容別有冬心在,看取龍池雨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