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憲謹榮壽又集詩句
豈弟君子,在彼中河。
惠我南國,來游來歌。
民之父母,其樂如何。
以介眉壽,百祿是荷。
豈弟君子,在彼中河。
惠我南國,來游來歌。
民之父母,其樂如何。
以介眉壽,百祿是荷。
和藹可親的君子,佇立在河中央。他施恩于南方百姓,前來游玩并歡歌。他是百姓的父母官,那快樂該是怎樣。愿他長命百歲,承受眾多福祿。
豈弟:即“愷悌”,和藹可親。
中河:河中央。
惠:施恩。
南國:南方地區。
介:助,這里有祈求之意。眉壽:長壽。
荷:承受。
此詩應是為曹仁憲祝壽而作。曹仁憲可能是當地一位深受百姓愛戴的官員,百姓為表達對他的感恩和祝福,集《詩經》詩句成此詩,創作時間應在曹仁憲壽辰之際,地點為當地,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因官員的善政而較為和諧。
這首詩主旨是為曹仁憲祝壽,突出特點是集《詩經》詩句而成,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文學史上雖無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百姓對官員的情感,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價值。
一年佳節屬端陽,小殿鉤簾日正長。絲竹喜同秦客醉,帆檣翻笑楚人狂。紅衣出水蓮初試,白雪登盤麥始嘗。見說南薰能解慍,還須大手為宣揚。
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領雄藩向暑行。誰謂風流貴公子,甘為辛苦一書生。詞源筆下三千牘,武庫胸中十萬兵。從此君王寬北顧,山南東道得長城。欲將盤錯試馀鋒,故擁旗麾訖外庸。南峴北津形勝地,前羊后杜昔賢蹤。不妨倒載同民樂,自有輕裘折虜沖。努力功名歸報國,莫思山月與林鐘。
四郊豐稔聽歌農,尊俎無勞為折沖。且向座中成落魄,肯將天下議中庸。滿衣柑霧香分饤,百甕梨云暖破封。華發醉來搔欲短,燈前披影看鬔松。
詩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知君也厭雕肝腎,分我江南數斛愁。君家家學陋相如,宜與諸儒論石渠。古紙無多更分我,自應給札奏新書。
離眾多年無坐具,入山長久沒袈裟。單單有個鐵鐺子,留得人間煮瀑花。
地控重溟勝,山雄五嶺蟠。鐘靈生間氣,早歲直金鑾。紬史曾成草,披書半是蘭。師模歸胄監,華重陟儲端。恭拜韋賢詔,新彈貢禹冠。瑤山迎紫翠,少海挹波瀾。鶴禁春將曉,龍樓雪尚寒。東朝尊四輔,青殿領千官。瑣闥含毫入,瓊條插羽摶。承華鏘劍舄,翊善肅鹓鸞。禮樂卿云縵,恩慈湛露漙。殊階優左相,舊學得甘盤。鳳沼天應近,鵬霄路不難。格天吾道泰,扈圣萬方歡。此日攀征騎,無由奉講壇。衣冠陪祖帳,旌旆出江干。日月逢休運,風云滯弱翰。天涯瞻望處,北斗是長安。
為憐清夜色,乘月步煙霞。樹暝山無路,林香桂有花。沿崖疑積雪,傍砌失晴沙。歸路烏啼冷,澄空玉鏡斜。
閣淚強裁詩,臨風詠白圭。憑棺猶有仆,屬纊竟無兒。只道歸全璧,安知夢一炊。我來松樹下,哭到月明時。
輕裘緩帶寫梅花,燕處超然息眾嘩。故里青山猶在望,中原白骨已如麻。幾時玉帳重開府,再見金輪轉法華。囊底從容馀智叩,尚能赤手捕龍蛇。
閣外秋深萬類蕃,暫將衰颯認仙源。枯荷欲動銀鱗沒,變局隨看白羽翻。偶放江湖宜有待,再來人海竟無言。半生贏得形骸在,永日蒼茫獨負暄。一角湖山野馬歔,維舟獨看海桑馀。圖南已愧征鴻計,顧影翻疑遁世初。江樹遠搖燈火岸,孤光空射斗牛墟。飛霜先上詩人鬢,天意微茫欲問渠。
靜夜孤燈人未眠,等閑行過內門前。一聲唱徹連珠喏,碧月朱欄綠柳邊。
東風微雨過園亭,國色朝酣近玉瓶。銜去只須防白鹿,開時還似綴紅翎。春融幾處繁華地,香逐誰家縹緲軿。聞道洛陽花更好,滿城如錦照青冥。
長林啼鴂妒年芳,憐爾蕭疏古道傍。楚客旅魂搴宿莽,謝家清夢落寒塘。西風匹馬人千里,南國孤帆水一方。正是天涯逢歲晏,萋萋空結九回場。
勃窣撐孤柱,婆娑偃一株。長條垂帶厲,細葉掛流蘇。暮鵲從爭起,秋蜩秪謾呼。移床憐美蔭,何止蔽千夫。
才名卓犖四賢同,進士詩人兩萃公。周鼎殷彝推范古,天機云錦讓虞工。江湖汗漫遺編在,風雅蕭條大筆空。玉樹瓊枝那可見,閒花野草自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