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霽臺游澹巖
平疇回寒蹊,密林翳危磴。雷斧施全力,云根辟一徑。
丑石虎豹踞,逸筍蛇虺迸。同游得王喬,探涉鶴馭并。
初尋或隈隩,深入轉幽靚。谺開地脈深,豁露天宇凈。
窮搜忽寬廣,砥壤拭如鏡。青削菡萏垂,濃滴乳柱瑩。
剔蘚讀題識,云破日輝映。冷風灑塵襟,霽雪澄定性。
洞外疲登頓,巖巔知曠夐。他時杖策來,景物拾殘剩。
平疇回寒蹊,密林翳危磴。雷斧施全力,云根辟一徑。
丑石虎豹踞,逸筍蛇虺迸。同游得王喬,探涉鶴馭并。
初尋或隈隩,深入轉幽靚。谺開地脈深,豁露天宇凈。
窮搜忽寬廣,砥壤拭如鏡。青削菡萏垂,濃滴乳柱瑩。
剔蘚讀題識,云破日輝映。冷風灑塵襟,霽雪澄定性。
洞外疲登頓,巖巔知曠夐。他時杖策來,景物拾殘剩。
平坦的田野回繞著寒冷的小路,茂密的樹林遮蔽著高險的石級。仿佛雷神用斧全力劈砍,在云氣環繞的山腳開辟出一條小徑。奇丑的石頭如虎豹蹲踞,挺拔的石筍似蛇虺奔迸。和王霽臺一同游玩,探尋的腳步如同駕鶴并行。剛開始尋找時有時在曲折隱蔽處,深入之后越發清幽寧靜。洞穴豁然開闊,地脈顯得幽深,天空也格外明凈。盡力搜尋,忽然變得寬廣,平整的地面像擦拭過的鏡子。青色的石筍如菡萏下垂,濃稠的石乳柱子晶瑩透亮。撥開苔蘚閱讀題識,云開后陽光輝映。冷風吹拂著沾滿灰塵的衣襟,如霽雪般澄澈了心性。洞外登山已疲憊,站在巖頂才知視野曠遠。以后拄著拐杖再來,撿拾剩余的美景。
平疇:平坦的田野。蹊:小路。
翳:遮蔽。危磴:高險的石級。
雷斧:傳說中雷神的斧子,這里形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云根:指云起之處,即山腳。
隈隩:曲折隱蔽的地方。
谺:山谷空曠的樣子。
砥壤:平整的地面。
菡萏:荷花。
登頓:指登山。
曠夐:曠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是詩人與王霽臺一同游覽澹巖時所作。當時詩人置身于奇特的自然景觀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澹巖的美景,突出其景色的奇險與清幽。特點在于生動的描寫和移步換景的手法。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景觀的審美和感悟。
兵行次,水里怕逢蛇。
更有魚龍蜃類見,悉皆進退事無涯(京本作“挨”),速退莫咨嗟。
(如見龍蛇蜃,幷同。)
勁兵重作付胡奴,
敺雀敺魚計自疎。
地入萬安知幾許,
卻憐此邑始回車。
落霞如綺絢晴空,坐看天門欲下舂。
十里孤峰層漢碧,數家殘照半江紅。
荒村市暝人歸牧,遠浦沙明水宿鴻。
回首長安何處是?嵯峨宮闕五云中。
不求名利不求榮,只么隨緣度此生。
三寸氣消誰是主?百年身后謾虛名。
衣裳破后重重補,糧食無時旋旋營。
一個幻軀能幾日,為他間事長無明。
日出現,便若似(川本作“是”)臙脂。
蔭(辛本作“映”)地滿天血如染,此為天(川本作“大”)殺苦軍權,七日雨平川。
(無雨主火災。)
金星畔,邊有小星侵。
相去不過咫尺遠,客軍當敗將消沉,兵罷只如今。
(凡金星為將星,專主兵權兆。京本注:“金星專主兵權之事?!保?
太陽畔(京本一作“時”),如鼠樹枝(京本一作“林”)間。
又似雞形雙(京本一作“頭”)翅舉(京本作“頤頸勢”),看(京本作“舉”)看洪水作為(京本作“?!保╇y,移寨向(京本作“上”)高山。
相鬬(京本作“聞”)敵,兩日見分明。
必有拔營離寨去,正當日下(京本作“夜”)看拋城,大戰血交幷(京本作“兵”。首本缺此首,茲據辛本、川本。)。
軍營內,斗大墜星來。
或是作聲長數丈,其間大戰將星移(京本作“身摧”),急去免災危。(京本注:“孔明、祖逖,皆有此兆?!保?
雞聲鬧(京本作“鬬”),半夜及黃昏。
半夜精兵行在速,黃昏啼后有回軍,太白報人聞。
(眾雞主國事,一雞主家咎。)
天然貴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勢隆。
始末一期無雜種,分宮六宅不他宗。
上和下睦陰陽順,共氣連枝器量同。
欲識誕生王子父,鶴騰霄漢出銀籠。
城營內,鼓打不多鳴。
一丈高懸并九尺,都虞副將驗槌聲,七拜解妖精。(各七拜后打。)
將軍善(一作“位”),識得(一作“善識”)氣妖祥。
風角鳥云能總解,機[籌](策)謀略[又](應)(均從辛本改)相當,取勝應功良(一作“征討又功強”)。
天之道,忽裂見樓臺。
皆主兵荒人世亂,千般祥瑞忽為災,其怪報人來。
(以上五首首本缺,據辛本、川本補。)
珍重佳人贈好音,彩牋芳翰兩情深。
薄于蟬翼難供恨,密似蠅頭未寫心。
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輕雨灑幽襟。
百回消息千回夢,裁作長謠寄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