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玉女 上元
今夕何年,偏覺漏喧人醉。星毬高揭,是星娥手綴。
千樹寶華,寧讓六宮剪采。幽歡剛趁,密傳詩迷。
走過紅橋,第三條、忽復會。踏歌聲里,聽搔頭玉墜。
明月暗塵,攙入暖香寒翠。為伊耽擱,梅花清睡。
今夕何年,偏覺漏喧人醉。星毬高揭,是星娥手綴。
千樹寶華,寧讓六宮剪采。幽歡剛趁,密傳詩迷。
走過紅橋,第三條、忽復會。踏歌聲里,聽搔頭玉墜。
明月暗塵,攙入暖香寒翠。為伊耽擱,梅花清睡。
今晚是什么樣的美好年份啊,只覺得更漏聲喧鬧,人們都沉醉其中。那如星般的燈球高高掛起,像是織女親手串綴而成。千萬棵樹上的華燈閃耀,絲毫不遜色于宮中剪出的彩花。正趁著這幽靜歡暢的時刻,悄悄傳遞著詩謎。走過紅橋,在第三條橋邊,忽然又相遇了。在踏歌的聲音里,聽到頭上玉飾掉落的聲音。明月下塵土飛揚,夾雜著暖香與寒翠的氣息。因為她,連賞梅的清夢都被耽擱了。
漏喧:更漏聲喧鬧,指夜晚熱鬧。
星毬:即燈球。
星娥:指織女。
寶華:華麗的燈彩。
六宮剪采:宮中剪出的彩花。
搔頭:即玉搔頭,女子頭上的玉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上元節即元宵節,是古代熱鬧的節日,有賞燈、猜謎等習俗,也是青年男女相識的好時機。詞人可能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中,遇到了心儀之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以細膩筆觸描繪上元節熱鬧場景和男女相遇的浪漫情節。主旨是表達節日中的歡快與愛情的美好。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宋代上元節的民俗風情和男女情感生活。
射洪春酒舊知名,更得新詩意已傾。獨與劉伶敦契好,山王不敢豈人情。
君不見懷玉山,山七盤,盤盤上無極。陰霾白日崖洞黑,隆冬雨路誰來得。稻田月池山上頭,半天有地今我游。石壇剝落古佛棄,木落俯見東巖湫。湫中巨魚長如人,紅眼射日翻金鱗。天臺桃源在何許,采藥避秦此處吾告汝。
寒家諸父挽宗孫,又與先人掃舊墳。莫聽無稽長舌者,浪言身在百花村。
海風晝號山木折,墨浪夜撼蒼厓裂。有廟于此昭臣節,吾昔大書吾腦熱。天冠地屨華裔別,萬古不使綱常滅。角聲嗚鳴旗獵獵,樓船將軍過擊楫。楚客傍觀默無說,肝腸里有三公鐵。南山老人紅玉頰,久坐松根待明月。
黃金沙界繞岧峣,鐘磬微微下九霄。禪榻鳥啼殘雨過,香臺經盡落花飄。心持半偈緣應淺,身寄迷途恨獨遙。堪笑此生何住著,期君天路遠相邀。
歸途未信欲斜陽,只怪行人影轉長。松壽已高猶綠發,楓年方少更紅裳。秋光便是天金谷,畫本偷歸我錦囊。只怨沖寒嘆行役,青鞋布襪卻芬香。
牢山望斷絕塵氛,滟滟河西拂地云。誰見魯儒持漢節,玉關降盡可汗軍。
古鏡色如墨,照人不見形。我照乃見心,洞徹天地明。此明非外來,此明非內有。自是世上人,惟將照妍丑。
分得靈根自嶧陽,亭亭翠干及人長。莫辭拱把當風露,他日終經宿鳳凰。
懶將詩句上桃符,柏葉椒花一例無。卻笑簡齋元不簡,舟中猶自飲屠蘇。土潤耕牛不受鞭,風和花鳥各忻然。老人猶記兵戈日,自后升平五十年。紛紛兒女競新年,老去思親獨愴然。墓上只堪供灑掃,無由綵服拜堂前。魯史曾書雨木冰,坤爻切切戒陰凝。衡門空把憂時志,無奈華軒盡鶴乘。
層層金碧倚巖阿,花徑春濃有客過。行到野橋觀石瀑,始知人世挽天河。
珊瑚海上看騎鯨,隨我穿巡綠水晶。緩緩消融孤影后,人魚月下正新生。
東村二八張小姑,鬢發油油如漆烏。朝朝不惜五更起,對鏡千梳并萬梳。爭似吾家阿奴禿,落落數竿刪后竹。一生不費膏沐資,日出酣紅睡方熟。君家有婢亦如此,何幸少年猶有齒。夜寒聊取代湯婆,殊勝當年玉川子。
援毫心常慵,臨訣意彌永。吾所欲贈子,不語各自領。間茲南北居,誰能不怲怲。夸人毗榮名,達士勸深省。鑿方吾自量,輹壯子當騁。康路方多虞,窘步亦思整。與子尚有心,胡能置形影。
自古才難得,斯人又早亡。青蠅頻去國,白首嘆為郎。不睹遺書奏,徒懷掛劍傷。楚魂招不得,南斗夜無光。世緒風流遠,鄉評譽望清。苦心幾傳癖,老筆擅詩名。已訝祥占鵩,終憐夢泣瓊。五峰云外碧,一慟見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