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方用韻見寄次韻奉謝兼呈元東詩二首
人與嚴徐是一流,英英儒雅冠吾州。白虹吐燭呈文夜,紅杏飄筵得意秋。祿薄未應腰為折,語多共嘆舌無留。令君舉善搜寒俊,不進清華諒不休。
文律高峰與激流,五言佳處似蘇州。寧甘鬲縣中漓酒,不羨宣城賞弈秋。白首同歸相器重,青云一蹙豈淹留。外家門閥期君大,作德雖休更勿休。
人與嚴徐是一流,英英儒雅冠吾州。白虹吐燭呈文夜,紅杏飄筵得意秋。祿薄未應腰為折,語多共嘆舌無留。令君舉善搜寒俊,不進清華諒不休。
文律高峰與激流,五言佳處似蘇州。寧甘鬲縣中漓酒,不羨宣城賞弈秋。白首同歸相器重,青云一蹙豈淹留。外家門閥期君大,作德雖休更勿休。
您與嚴助、徐樂這般才士同列一流,才華橫溢、儒雅風范冠絕本州。文思如白虹映燭的夜晚彰顯文采,紅杏飄拂的宴席正是得意的金秋。俸祿微薄也不應為五斗米折腰,言語懇切令人感嘆直言無隱。您推舉賢能搜尋寒士俊杰,不使才俊進入清貴之位絕不罷休。文章格律如高峰對峙、激流奔涌,五言詩的精妙處有韋蘇州的風范。寧愿甘飲僻縣清淡的薄酒,也不羨慕宣城賞棋的閑趣。白發相交更顯彼此器重,仕途順遂豈能長久停留。外家的門庭聲望期待您光大,修德之事即使已有成就也應持續不止。
嚴徐:漢代嚴助、徐樂,均以文才著稱,此處代指有文采的才士。
英英:形容才華出眾、氣度不凡。
白虹吐燭:比喻文思如白虹貫日,燭照文夜,形容文采斐然。
紅杏飄筵:指春日宴席上紅杏飄飛的美好場景,暗合得意之秋的暢意。
祿薄未應腰為折:化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典故,贊友人高潔品格。
令君:對元方的尊稱,指其為地方長官。
文律高峰與激流:形容文章格律高妙,如高峰對峙、激流奔涌,富有力度。
五言佳處似蘇州:指五言詩的精妙處有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的風格,韋詩以閑淡著稱。
作德雖休更勿休:出自《尚書·呂刑》,意為修德之事即使已有成就也不可停止。
此詩為作者收到元方贈詩后次韻回贈之作,兼呈元東。創作背景或為宋代文人交游唱和的雅集場景,詩中既回應友人贈詩之誼,又借題表達對元方才德的推崇及對其家族門望的期許,反映當時士大夫間以詩會友、相互勸勉的交往特點。
全詩緊扣“和韻”主題,通過對友人學識、品格、政績的多維度贊美,展現文人交游的雅趣。語言上用典精當,意境雅正,既體現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又暗含勸勉修德、積極進取的深意,是宋代唱和詩中兼具文學性與思想性的佳作。
軍府嚴城辟向西,帥廚清酤為誰攜。中流鼓吹潮聲合,落日黿鼉海色低。絕塞羽書頻自警,長安封事幾堪題。相逢慷慨俱揮淚,徙倚星河夜欲迷。
夢想春湖拍浪花,蘭芬蘅色滿津涯。何時買得橋東棹,來借閒鷗一席沙。
兩年聞道更移家,雞犬圖書載幾車。寄語春風湖上酒,一尊重醉木蘭花。
幽懷窮巷雅相宜,曙色當軒盥櫛遲。春草愧無靈運句,暮云那入少陵思。驚看俊逸知誰敵,信道風流是我師。三嘆莫酬鸞鶴嘯,竹林高賞更追隨。
野人獨宿祇樹林,大千飛雨秋陰陰。懸燈照影不成寐,颯颯蕭蕭窗外音。初焉洶涌海濤急,又若飛泉瀉蒼壁。云山夜靜木客吟,水鄉秋冷鮫人泣。宮非宮,霜天氣肅鳴豐鐘。商非商,秋風落葉隨飛揚。角非角,簌簌江城古梅落。徵音羽音是耶非,嘈嘈切切鳴天機。碎若珠璣落寒玉,清如素指調金徽。蹇予平素耽禪說,欲悟音聞猶未徹。由來大聽本希聲,不信雷轟平地裂。今夕微吟掛月樓,明朝騎馬粵王州。聲殘響絕無所見,惟見芭蕉一葉秋。
好去凌空錫杖飛,鳳林關外道場稀。莫言衲子籃無底,盛取江南骨董歸。
金莖分露與黃花,銀漢非煙作瑞霞。萬國元良當誕節,重輪日月正光華。祖堯父舜真千載,禹子湯孫更一家。清曉壽觴天上至,蟠桃如甕棗如瓜。典學光陰璧不如,簡編燈火卷還舒。極知儲后勤稽古,卻是儒生懶讀書。心到帝王圖籍外,手追雅頌國風初。人間未見瑤山集,十倍曹丕尚有馀。
頹龍臥路隨身鍤,酒病情荒孰與儔。自把精神砌城郭,怕回天地入扁舟。無端歌哭時驚鳳,有限生芻只養牛。小立江頭遂千古,湯湯逝水忍長流。誰有拔刀四顧緣,八方風日亂疇煙。蓬齋自可魚千里,樗本尤須樹十年。待欲爭光魑魅色,何堪買燭孔方錢。屋前松柏陳尸鼠,寄意鹓雛漫滯淹。
千門強樹護花幡,懶逐初鶯和上元。故國樓臺皆幻蜃,遠山林木待窮猿??v橫經史前無敵,利賴農桑后有援。莫問平生奇險事,幾人手劍向虞翻。
野燒千里盡,容易雪消時。莫以春先綠,都忘寒歲知。
春物始芳菲,春雉正相追。澗響連朝雊,花光帶錦衣。竄跡時移影,驚媒或亂飛。能使如皋路,相逢巧笑歸。
竹外四三家,通江徑路斜。得錢新買犢,就水屢移車。稚子晴探椹,荊妻早種瓜。日高初飽飯,種火去燒畬。
幼愛王郎序,今登帝子樓。流丹飛古閣,浮白唱漁舟。倦眼期云涌,詩心共水秋。盈虛真有數?惆悵日悠悠。
避暑仍茲地,薰風吹我襟。和光隨鳥性,蕭寂曠云林。道慮謝欣戚,達思齊古今。逍遙對蘿薜,永矣解余簪。
筵徙杯復傾,風罷衣猶冷。歡意始依依,憂心終耿耿。茲游并偶坐,后別侶孤景。婉孌惜流光,攜手夜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