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叔才幽居二首
世涂艱險動難諧,學士深居但柏齋。紫翠當門流水過,碧鮮遮檻好風懷。角巾家巷便高枕,手板公廷厭沒階。天地百年真逆旅,誰能巧宦役筋骸。
粗才濩落與時乖,湖海幽居一竹齋。月徑清游疑不夜,風窗高趣到無懷。身閒有分白蓮社,地禁無心紅藥階。只待匡廬官秩滿,一章程奏乞殘骸。
世涂艱險動難諧,學士深居但柏齋。紫翠當門流水過,碧鮮遮檻好風懷。角巾家巷便高枕,手板公廷厭沒階。天地百年真逆旅,誰能巧宦役筋骸。
粗才濩落與時乖,湖海幽居一竹齋。月徑清游疑不夜,風窗高趣到無懷。身閒有分白蓮社,地禁無心紅藥階。只待匡廬官秩滿,一章程奏乞殘骸。
其一:世途艱險行事總難順遂,學士深居只守著簡陋的柏齋。紫翠山色迎面而來,流水潺潺經過;綠竹掩映欄桿,好風令人心懷舒暢。頭戴角巾在巷中閑居,便高枕無憂;手持手板在公堂,卻厭煩那臺階上的忙碌。百年人生不過是天地間的客旅,誰愿為鉆營官職勞損身心?其二:我才疏學淺與世俗不合,幽居湖海之畔的竹齋。月光下的小徑漫步,仿佛永夜不臨;風窗前的高趣,直抵無懷氏的遠古之境。身閑自可加入白蓮社,居處清寂無心關注官府階前的紅藥。只待在廬山任滿秩終,便上奏章請求告老歸鄉。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柏齋:以柏樹為建材的書齋,代指清寒的居所。
紫翠:形容山光水色的明麗。
碧鮮:綠竹的別稱,因竹色鮮綠得名。
角巾:有棱角的頭巾,為隱士常戴,此處指閑適的裝束。
手板:即笏板,官員上朝時手持的記事板,代指官場事務。
逆旅:客舍,比喻人生如短暫寄居。
濩(huò)落:淪落不遇,與世俗不合。
白蓮社:東晉慧遠在廬山創立的佛教結社,此處代指隱逸的生活圈子。
紅藥階:化用謝朓“紅藥當階翻”句意,指官府庭院,代指仕途。
匡廬:廬山的別稱。
乞殘骸:請求退休,謙指自己如殘損之軀需休養。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叔才的酬唱之作。當是二人經歷仕途波折后,對官場生活產生厭倦,轉而向往幽居閑適。詩中通過描繪幽居環境與官場對比,反映了北宋文人在復雜世途下尋求精神歸依的普遍心態。
兩首詩以“幽居”為核心,通過對比世途艱險與幽居閑適,表達了對仕途的厭倦與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是北宋文人抒懷類詩歌的典型之作。
儂家迢遞阻山河,猶記村名是苧蘿。為問捧心因底事,受王恩重負王多。
野館風多擁被寒,月光如水不能看。與君更覓揚州夢,知在平山第幾巒。
鯨波千迭海門還,勸爾清秋且閉關。但使六塵緣境凈,眼前長是補陀山。草書時作素師顛,一缽何如但信緣。千遍法華從自轉,還能舌本吐青蓮。
髣髴風煙笠澤東,吳山不與越山同。誰家樓閣停歌舞,舊是夫差避暑宮。滕王高閣倚江潯,畫棟珠簾歲月深。南浦西山晴復雨,后人朝暮幾登臨。
田里熙熙便是春,追游何必艷陽辰。打門吏少花村靜,聽雨高眠亦可人。
春露落花房,花如向曉妝。紅珠千萬粒,無粒不生光。
閉門幽僻斷經過,靜極兼無雀可羅。林下故人知幾個,就中老子得閒多。
極盡殊榮極盡尊,千秋試問有幾人?莫將功罪妄評說,畢竟中庸萬古存。
耿耿奎星粲曉光,科名淮海破天荒。蕓編鼓勇三余學,棘院雄夸百戰場。內仗喚朝聽舜樂,綸音報可拜堯章。少年早際文明運,好把丹心答圣皇。折桂還夸姓桂人,天風聽履上星辰。鳳鸞飛翥金門曉,鹓鷺聯翩玉殿春。制草封緘頒巨軸,宮花拂席耀重茵。老來笑忝師傳舊,客底多煩送喜頻。
珠江維別舸,郁水敞離觴。錦瑟翻新調,春花發暗香。開襟情不極,攜手意難忘。今夕同看月,明朝各異鄉。
才過長亭復短亭,隔江遙見一峰青。多情猶有春深鳥,到處催歸不少停。
我從羅浮歸,山水興未已。遂作西樵游,江行百馀里。始由支江入,帆轉稻花里。百曲赴大江,遠見山云起。山云帶夕陽,移舟泊山市。未入西樵山,先飲西樵水。樵山七二峰,樵湖廿八曲。斜陽棹歌起,湖光蕩山綠。群峰萬紫翠,畢入湖人目。湖轉山益深,懸蹬出林麓。云際聞雞鳴,知有山人屋。白云出洞去,留洞待客來。洞中何所有?石破青天開。初日照幽林,金碧眩樓臺。樓臺道士居,飛瀑聞驚雷。坐石看飛瀑,醉引流霞杯。洞門了不關,白云何時回?芙蓉亦花妖,轉海毒我民。嗟爾道士居,告誡何諄諄!流毒且百年,禁令今始伸。至今論外禍,此特為之因。昏莽持外交,實出親貴臣。入山見署額,咄哉彼何人?署盟亦此筆,遺禍今未泯。一言足喪邦,坐使利益均。留名亦山辱,幸爾猶全身。遙遙兩仙館,云泉與長春。風雨秋一葉,海外成青燐。爾徒媚道心,所志惟金銀。奈何不斬虜?飛劍乞洞賓。曖曖山下村,黃云穫秋田。郁郁山上村,茶灶飛秋煙。山中多奇石,亦復多名泉。頗聞此山中,古亦有神仙。何人此讀書,談道傲圣賢。樵夫聞大笑,遂為外人傳。天地有此山,幾世而幾年?凡愚斗智力,鑿破古洞天。治窮盜賊起,耕牧難晏然。丹井尚未湮,書堂亦未傾。暮雨秋蕭蕭,欲往不敢前。豈有綠林豪,能識博士船。五嶺夾江行,西江在其南。江南亦連嶺,分派由滇黔。送江直至海,排空起瑤篸。是為西樵山,海氣霏煙嵐。誰擲青蓮花,照耀天光藍。我來寫秋心,佳處未遍探。樵山作山樵,何年留茅庵?
天壤王郎富貴遲,綠楊依舊鬢如絲。寧知絕代佳人夢,成就當年幼婦詞。
嗚呼制藝興,今蓋六百年。宋、元始萌蘗,明制皇朝沿。十八房一行,群蟻趨附膻。諸書束高閣,所習唯兔園。古今昏不知,各各張空拳。士天一息氣,奄奄殊可憐。黼黻承平時,無賢幸無奸。小丑一竊發,外患粉鉤連。但辨口擊賊,天下同拘攣。祖宗養士恩,幾費大官錢。徒積汗牛文,焉用扶危顛?到此法不變,終難興英賢。中興名世者,豈不出其間。
見說荊門地,如門蔽楚荊。舊時為內郡,今日號邊城。但守平平策,毋求赫赫名。勉哉關決際,從此振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