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長安同志呈同考如野劉考功
馳驅本為求賢出,況有英賢共事行。
六月不知炎暑重,一身真覺羽翰輕。
親聞遠役歡嗟意,友在長安離索情。
但仗同心得相濟,肯教疏淺負皇明。
馳驅本為求賢出,況有英賢共事行。
六月不知炎暑重,一身真覺羽翰輕。
親聞遠役歡嗟意,友在長安離索情。
但仗同心得相濟,肯教疏淺負皇明。
奔波本是為尋訪賢才而出,何況有賢能之士一同共事前行。六月里不覺得夏日的炎熱有多難耐,整個人只覺得身輕如飛鳥。親耳聽聞遠途奔波中的歡嘆感慨,友人在長安的孤寂之情涌上心頭。只依靠同心協力相互扶持,怎會讓淺薄才學辜負圣明君主。
馳驅:奔波、奔走,指為求賢而勞碌。
英賢:德才兼備的賢能之人。
羽翰:原指鳥的翅膀,此處比喻身心輕快的狀態。
遠役:遠途的差事、奔波。
離索:離群索居,形容孤獨寂寞。
同心得相濟:志同道合之人相互幫助、扶持。
皇明:指皇帝的圣明。
此詩或為作者與同考劉如野(考功,官職)外出求賢期間所作。詩中提及'長安同志',推測作者在奔波尋訪賢才時,因與賢能同事合作順遂,故寄詩表達對長安友人的思念,并傳遞同心協力、不負皇恩的信念。
全詩圍繞'求賢'與'共事'展開,既記錄了奔波的辛勞與愉悅,又抒發了對友人的牽掛及報國之志,展現了作者務實的處世態度與積極的精神風貌,語言通俗而情感真摯。
杏為梁,桂為柱,何人堂室李開府。碧砌紅軒色未乾,去年身歿今移主。
高其墻,大其門,誰家第宅盧將軍。素泥朱版光未滅,今日官收別賜人。
開府之堂將軍宅,造未成時頭已白。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雖甚長計非久。窮奢極麗越規模,付子傳孫令保守。
莫教門外過客聞,撫掌回頭笑殺君。君不見馬家宅,尚猶存,宅門題作奉誠園。
君不見魏家宅,屬他人,詔贖賜還五代孫。儉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墻圍大屋。
珍禽產南國,金翠美無度。
渴飲沆瀣泉,饑餐叢桂蠹。
文采誇鳳凰,俛仰羞雞鶩。
十步一騫翔,五步一回顧。
置尾選幽棲,晏出畏霧露。
豈不自矜憐,竟為虞羅誤。
當筵舒錦屏,應節轉吭嗉。
衒奇乃禍胎,況復懷姓妒。
惜花期,訂花期。訴向花愁知未知。天憐兩道眉。
望中疑,夢中疑。斗帳檀絲月午時。香泥塑蝶癡。
幸喜居官事不多,
庭空吏散雀堪羅。
近來轉覺詩朋少,
誰肯高軒為我過。
明燈促坐話深宵,
待我詩成擁翠翹。
一事語郎須記取,
不封侯去也魂銷。
盡日炊煙冷釣磯
暫移短棹未言歸
忽驚白鷺沖船起
恰映江天一色飛
記得山樓日課
春惰
枕書眠
竹籬微映露桃面
紅情
午晴天
軋軋車聲攪夢殘,
高城曉色迫人寒。
朦朧客枕曾驚記,
五月呼驢出泰安。
玉艷凌風颯颯秋。彩云飛去悵難留。暮煙新月下簾鉤。
繁氏定情空有夢,江郎賦別只牽愁。綠波春草在心頭。
皮穿肉爛,筋斷骨折。
具無礙辯,橫說豎說。
若謂向上一關,敢保老兄未徹。
直須虛空粉碎,大??萁摺?
透頂透底,內外澄澈。
正恁么時,猶是眼中著屑。
刁塢春回花滿枝,
沈溪夢斷水盈池。
遙知吊古經行處,
落紙云煙總是詩。
好住楚公子,
山林何處逢。
官身須自乞,
俗眼可相容。
叔夜懶猶鍛,
伯鸞傭且舂。
多慚方祿隱,
爾汝傲吳儂。
吟鞭曾歷萬郵程,怕聽天涯杜宇聲。人過中年懷遠志,山探二酉早知名。每因月旦期良晤,敢向風胡訴不平。從此高軒同抵掌,良宵莫問短長更。
書生骨相本清寒,底用金門策治安。覓句轉嫌秋夜促,歡悰預想別時難。桂華杳藹香侵袂,月影玲瓏魄覆闌。猶幸龍門今咫尺,舉頭不向白云看。
冠冕神箕裔,河山外服臣。
孤危明正朔,大義恥和親。
烏白潛幽楚,狐疑暗納秦。
會聞采藥使,東海見揚塵。
千年宇宙皆吾事,萬里乾坤到處家。坐看滿城弦管沸,松州猶未是天涯。
雪前風起千山白,雪后天晴萬仞青。滿目恍如生色畫,尋芳何用出郊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