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五
事同一家,萬別千差。
云門糊餅,趙州吃茶。
何似南山鱉鼻蛇。
事同一家,萬別千差。
云門糊餅,趙州吃茶。
何似南山鱉鼻蛇。
事物本質本為一體,外在卻顯現出千差萬別。云門以糊餅開示禪機,趙州用吃茶點化學人,這些又怎比得上南山那如利刃般直指人心的鱉鼻蛇?
事同一家:指萬法歸源,本質上同為一體。
萬別千差:外在表現形態的千般差異。
云門糊餅:云門文偃禪師公案,有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云門答‘糊餅’,直指當下即道。
趙州吃茶:趙州從諗禪師常以‘吃茶去’回應參禪者,強調佛法不離日常。
南山鱉鼻蛇:比喻機鋒峻烈如毒蛇,令人警醒,直指本心。
此偈頌為宋代禪宗文獻中的作品,反映了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核心理念。宋代禪宗盛行以日常事物、機鋒問答開示學人,此詩通過經典公案與‘南山鱉鼻蛇’的對比,強調直指本心的禪法特質。
全詩以‘事同一家’與‘萬別千差’的辯證起筆,結合云門、趙州的經典公案,以‘南山鱉鼻蛇’作結,突出禪宗機鋒直指本心的特質,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是宋代禪宗偈頌的典型代表。
人煙蕭索石田荒,茅屋低斜倚澗岡。雪里送租沖虎過,雨中乏食學蠶僵。三丁編戶衣裝急,百斂沿村土木忙。懶共老農談世事,自搔短發對斜陽。
紫翠煙霞出上方,游人登覽憶先皇。石闌空見巖花落,翠輦不來山路荒。此日風云消王氣,舊時草木染天香。夜深行殿無人到,應有山靈護御床。
路直華亭谷,林藏處士家。葵菘浮雨甲,粳秫吐晴葩。塒羽肥堪縛,溪鱗巨易叉。客來留共酌,濁酒不須賒。
太息宗祊計,回天事信難。三年頭欲白,八疏口將丹。璇海波能潤,瑤臺月正安。漢庭多彊項,誰敢測宸歡。
愛是中秋月滿湖,盡貪佳賞亦須臾。固知萬古有此月,但恐百年無老夫。鴻雁長波空眼眥,魚龍清影亂眉須。人間樂地因人得,莫少詩篇及酒壺。
帳飲軍容滿道傍,朱顏玉節自生光。攀轅淚合吳天雨,立馬春開太華霜。烏徙大江無列柏,雉馴分陜有甘棠。炎風朔雪歸三表,年少何須怨洛陽。
燈殘花猶結,木爛菌方采。物既就凋零,秀氣終有在。惟人最靈明,慎勿輕自待。堂堂七尺軀,不朽可千載。
萬端未可系于心,莫執焦惶漫處尋。無恨休從書里找,有詩且向石頭吟。盈虛限數皆天定,用舍由人憑我斟。轉讀老莊生妙識,一枝不若寄空林。
休沐欣逢一日閑,擬邀禪客共登山。兩筇未許尋蘿徑,孤枕應須掩竹關。歷歷遠峰塵土外,蕭蕭深屋草萊間。安眠卻勝清游樂,覺看斜陽燕子還。
聽丹楓、颼颼亂飐,晚風天際凄緊。橫斜飛度滄浪遠,岸柳洲蘆蕭冷。還自省。算菰米、生涯飲啄應無定。瀟湘路梗。待海國歸來,年華換也,舊跡可能認。霜華重,夜月湖光千頃,流云輪展成暈。幾回欲下還飛起,渡口漁燈遙映。眠莫穩。怕網罟、重重弋者弓弦勁。星河漸隱。便高舉冥冥,淩風振翼,碧落見孤影。
自我遣明月,終夜照君屋。嬋娟未解情,只在階前宿。
平生春秋學,字字經推尋。躍如果何物,昭哉素王心。興賢詔屢下,叢棘圍冠襟。文章豈不美,誰辨沙中金。俛首充歲賦,遠韻無悲吟。瑤京日華紫,璧水春流深。仰止瓊臺翁,一旦逢知音。驊騮鳴向樂,萬馬立皆瘖。價增終有合,天定詎難諶。光華京兆榜,魁名動儒林。庶幾日千里,如何中陸沈。凄涼淮海畔,風物莽蕭森。浮生孰為久,大節人所欽。庭闈懷婉婉,襟度想愔愔。遺勞析薪在,負荷諸孤任。顯揚會有日,鼎薦宜居歆。旻天多雨露,楸梧郁繁陰。懷賢良自苦,悵望空遙岑。
老來正賴君醫我,客里那知我哭君。人世百年修短定,江城一日死生分。錦帆涇上誰家屋,龍井莊前處士墳。魂魄東西招不得,杏花村落雨紛紛。
何來風雨忽移天,才過花朝又禁煙。怎似深閨身未嫁,桃開梧落不知年。
甲第多荒址,茅茨獨老翁。杖藜山遠近,舟楫泖西東。莫色蒹葭外,秋聲絡緯中。郊居端不惡,此趣許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