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張陽和先生
菊蕊方收梅未開,
群陰盡處見陽回。
兩間竅妙誰先覺,
千古真詮屬圣才。
刪后我慚巴里唱,
畫前君見伏羲來。
殷勤最有衡陽客,
多助南山獻壽杯。
菊蕊方收梅未開,
群陰盡處見陽回。
兩間竅妙誰先覺,
千古真詮屬圣才。
刪后我慚巴里唱,
畫前君見伏羲來。
殷勤最有衡陽客,
多助南山獻壽杯。
菊花的花蕊剛剛凋謝,梅花還未綻放;在陰寒之氣消盡之處,可見陽氣回升。天地間的精微奧妙誰能先察覺?千古真理的闡釋全賴圣明之才。《詩經》刪定后我慚愧于自己如《下里巴人》般淺俗的詩作,您卻能洞見伏羲畫卦前的原始真諦。最殷勤的是那來自衡陽的客人,紛紛舉起酒杯為南山般的您祝壽。
菊蕊:菊花的花蕊。
群陰:指秋冬時節的陰寒之氣。
竅妙:精微奧妙的道理。
真詮:真理,真諦。
巴里唱:即《下里巴人》,代指通俗淺近的作品,此處為作者自謙之詞。
畫前:指伏羲創作八卦之前的原始狀態,代指最本真的真理。
衡陽客:可能指來自衡陽的友人,或泛指殷勤祝壽者。
南山獻壽杯:化用“壽比南山”典故,指祝壽的酒杯。
此詩為作者在張陽和先生壽辰時所作。張陽和或為明代學者(如張元忭,號陽和),詩中通過自然景象與歷史典故,既贊其才學能洞察天地真理,又借“獻壽杯”點明祝壽主題,反映了當時文人祝壽詩“頌德與賀壽并重”的特點。
全詩以秋冬交替之景起興,引出對張陽和先生才學“能悟千古真詮”的高度贊揚,繼以自謙對比突出其才德,終以眾人獻壽收束,主旨明確。語言工整典雅,用典自然,是典型的文人祝壽佳作。
春風持節渡黃河,作賦聞君掩薜蘿。漳水詞人元獨盛,夷門賓客向來多。天邊誰識青云氣,臺上爭鳴白玉珂。無限太行山色在,相思明月夢中過。
故人分轄薇垣省,能播香風十郡聞。我病山中無一事,朝朝猶解掃閒云。
南浦登樓一曲歌,江花潭影照青蛾。謝安不與人同樂,天下蒼生奈若何。
未向夔門訪武侯,禪房杖屨謾通幽。題詩況有詩僧和,深喜廬山得勝游。
暖玉琵琶寒玉膚,一般如雪映羅襦。抱來只選《陽春》曲,彈作盤中大小珠。
兀坐山亭下,悠然海上天。歸墟無盡藏,須記始流年。
青旗彩勝又迎春。暖律應祥云。金盤內家生菜,宮院遍承恩。時節好,管弦新。度升平。惠風遲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梅關向梅里,懷土意凄其。越鳥多南客,蠻花少北枝。無媒惟橘柚,有子盡相思。慷慨難為別,追尋未可期。
川流匯南奔,山豁類天辟。層甍麗西崖,朝旦群峰碧。方舟越大江,凌風下飛閣。仙子去不還,蒼屏倚寥廓。
暝色緣江路,炊煙縷縷生。飄花知水定,坐鳥看人行。翠嶺連雙驛,丹楓隔一城。昔年清宴處,猶有踏歌聲。
路入云林紫翠饒,緩乘款段不知遙。白蓮正喜逢今日,青鏡何須感昨朝。法界清分龍穴雨,鐘聲遠雜虎門潮。菊松無恙宜行樂,共話三生過石橋。
百草諸香百露漙,一時非不哭湘沅。千年獨有黃花瘦,為伴行吟瘦屈原。
?車既工。?馬既同。?馬既好。?馬既?。君子員邋。員邋員斿。麀鹿速速。君子之求。??角弓。弓玆?寺。?驅其特。其來趩趩。????。即?即時。麀鹿??。其來大次。?驅其樸。其來??。射其?蜀。
舊美漁陽政,嘉禾合并觀。總緣秋色好,雙拂露華乾。瑞協千箱積,憂從百畝寬。河陽花發后,孰與此中看。
園筍看成竹,庭榴已著花。老來猶是客,歸去亦無家。萬事大槐國,一身焦谷芽。心閒聊默坐,紅日下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