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久之京口
才歸又東去,且道幾時還。
算路亦差遠,緣君不耐閑。
江城登鐵甕,煙寺認金山。
我昔經行地,詩牌掛壁間。
才歸又東去,且道幾時還。
算路亦差遠,緣君不耐閑。
江城登鐵甕,煙寺認金山。
我昔經行地,詩牌掛壁間。
你剛回來又要東行去京口,且問何時才能歸還?估計這路程也算比較遠了,只因為你耐不住清閑。到了京口你會登上鐵甕城,在煙霧中辨認那金山古寺。這是我過去曾經過的地方,題詩的木牌還掛在墻壁之間。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蘇鎮江,為長江下游重要軍事重鎮。
鐵甕:指鐵甕城,鎮江的古名,因城池堅固如鐵甕而得名。
金山:鎮江著名山峰,山上有金山寺,為佛教名剎。
經行地:曾經游歷、經過的地方。
詩牌:題寫詩歌的木牌或碑刻,多懸掛于墻壁或置于景點。
此詩為送別友人仲久前往京口所作。仲久剛歸又啟程東去,詩人推測其因'不耐閑'而奔波,結合自身曾游歷京口的經歷,通過描繪友人將到之地的景象與舊識痕跡,表達送別時的理解與關切。具體創作時間或為詩人與仲久相交期間,背景貼近日常交游。
全詩圍繞送別友人仲久赴京口展開,以平易語言寫行程之問、奔波之由、目的地之景及舊地之憶,情感真摯自然。既體現對友人個性的理解('不耐閑'),又借'詩牌掛壁間'的細節傳遞出人文關聯的溫暖,是一首樸素而有生活味的送別詩。
瞰滄浪而盤礴,閱浮云之卷舒。物悠悠其永逝,吾何心而釣魚。
伊昔擅羽儀,待價龍門垂。優游清露點,徽穆惠風吹。月上陰陽干,云復死生枝。公子存高尚,聊用影華池。棲鸞既不重,舞鶴復何施。方同散木爨,清響竟誰知。
昔游洞庭麓,蘿陰覆君堂。開窗湖水綠,舉酒橙花香。別來嬰時網,欲濟苦無梁。東風送君至,煙霞滿衣裳。泠泠泉石談,洗我塵土腸。山僧忽已化,階樹今漸長。嘆息浮世事,因之念滄浪。
天腳遙遙起半虹,濤聲倏吼錦囊東。天教鐵颶吹郎轉,愿得朝朝見破篷。
平生心在恤痌瘝,一日辭榮出九關。袖卻向來經濟手,去循南浦看西山。
粹德山藏玉,高標木秀林。三朝侍楓禁,列郡憩棠陰。文翰家聲在,規模國計深。蓋棺頭正黑,空負濟時心。晚起故園興,柴車歸鹿門。營家無立壁,愛客不空尊。喪亂長纓絕,悲涼舊劍存。不堪聽楚些,無處可招魂。
高秋節物已重陽,謁墓情懷劇可傷。永叔岡阡猶有待,放翁家祭豈能忘。身行萬里成何事,淚到重泉恐斷腸。悽絕下山回首望,風云憑護木蒼蒼。
花雨瑤臺綺戶開,松喬欲渡赤霞堆。仙宮別種經年發,瀛島移根何日回。曲折桃溪難紀夢,淹遲春日早驚雷。淩波一笑堪凄絕,賦罷應慚子建才。
金張游俠子,隸籍李輕車。袨服過侯第,鳴箏入主家。醉呼槐市酒,夜宿杜陵花。更有期門約,悲歌別狹斜。
的皪兩三枝,點破暮煙蒼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橫笛。月華如水過林塘,花陰弄苔石。欲向夢中飛蝶,恐幽香難覓。
油場光軟似凝脂,結社分弸各露奇。子政自夸新樣好,宮中原不愛彈棋。
北風吹馬鬣,寒色滿貂裘。以我未能去,逢君不可留。亂砧淮浦夜,孤戍薊門秋。為有幽芳在,何須嘆薄游。
鳳紀恩光隔歲傳,萬方正朔仰堯天。卿云但遣靈臺奏,恒雨何勞太史編。蓬闕曈曈迎曉日,蓂階馥馥繞祥煙。從今新令更新政,遂比成周過卜年。
武陵不可入,豈復訪蓬瀛。中州有奇士,攜家來海濱。選勝丹之丘,僑居最上層。琴書藏石室,雞犬云中鳴。皇天何遼遼,激烈星辰橫。伯氏不吹塤,悽惻淚沾巾。家人懷桑土,扶櫬向舂陵。云煙還長空,丘壑付隱淪。墨池后芳泉,紫玉紹金輪。昔居不種桃,始以見厥心。今寄維緗核,千里托中情。釋此毋片言,當歌歌不成。重臺朱千仞,回淵綠一泓。還將舊時月,相待故山人。松桂寒無恙,莫當桃杏陰。
采采秋英正落成,悠然佳思滿幽庭。甘芳易得飧時味,瀟灑難忘玩后情。暮染朝薰爭出巧,融霞浥露總含馨。帽檐笑把朱英插,香奪南枝更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