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伯吹先生寄吳興友人
綠發監州冊府歸,
驛程千里寸心違。
吳臺春暖蠀蛦甲,
苕水煙烘翡翠衣。
斂翮鎮看霄漢碧,
引吭誰羨稻粱肥。
高人為取垂竿意,
凈掃苔溪白石磯。
綠發監州冊府歸,
驛程千里寸心違。
吳臺春暖蠀蛦甲,
苕水煙烘翡翠衣。
斂翮鎮看霄漢碧,
引吭誰羨稻粱肥。
高人為取垂竿意,
凈掃苔溪白石磯。
您青春正茂從監州任上回歸朝廷,千里驛程中難掩內心的違愿之情。吳地樓臺在春日里暖意融融,蠀蛦的甲殼泛著光澤;苕溪煙水氤氳,映得水色如翡翠華衣。收起翅膀常望天空澄碧,哪會像凡鳥般羨慕稻粱肥美。高人偏愛垂釣的隱逸意趣,清掃苔溪邊的白石磯靜候垂釣。
綠發:指年輕,黑發,代指青春年華。
監州:宋代通判的別稱,為州郡長官的副職。
冊府:指朝廷藏書機構,此處代指朝廷。
驛程:驛站間的路程,指長途旅途。
蠀蛦(jí yí):古書中記載的一種蟲,形似蟬。
苕水:即苕溪,流經今浙江吳興(湖州)的河流。
翡翠:此處形容水色如翡翠鳥的青綠色羽毛。
斂翮(liǎn hé):收起翅膀,喻指不慕高飛。
霄漢:天空,喻指高遠之境。
引吭(háng):伸長脖子鳴叫,代指追求世俗之利。
稻粱肥:代指世俗的物質享受。
垂竿意:指隱逸垂釣的志趣,暗含超脫世俗之意。
苔溪:長有苔蘚的溪流,形容環境清幽。
白石磯:白色的石灘,指適合垂釣的潔凈之地。
此詩為作者酬和徐伯吹先生寄贈吳興友人之作。當是徐伯吹先有詩寄贈吳興友人,作者以詩回和,通過描繪友人歸程、吳興春景及隱逸志趣,表達對其品格的推崇。具體創作時間無考,約為作者與徐伯吹交游期間所作。
全詩以友人歸程起筆,繼寫吳興春景,后以‘斂翮’‘垂竿’等意象突出隱逸之志,主旨鮮明。語言典雅,意境清遠,既展現自然之美,又傳遞高潔情懷,是酬和詩中兼具寫景與抒情的佳作。
夢里生涯醉里身,眼前多少看花人。但求異植夸儕偶,竟指妖姿詫鬼神。
石尉園林終是假,陶家門戶孰能真。何如載向觀風舫,少許清芬已出塵。
扁舟共載倦游身,情話欣逢舊主人。折得寒花傳驛使,沽來濁酒酹江神。
鶴雖善病聲偏壯,虎到能癡性自真。酬唱頓忘行役困,天涯何處是紅塵。
前身應是此花身,到處先逢送酒人。開向霜天還倔強,移來月地倍精神。
英餐楚澤情非俗,秀擷陶籬句始真。三徑莫嫌顏色淡,胸懷原不染纖塵。
病骨支離客里身,誰知花更瘦于人。投來縞纻交難淡,寫出風霜筆有神。
節以晚香成逸品,學從老圃見天真。漫疑蔣徑輸陶徑,得伴羊求便絕塵。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唱歌 一作:踏歌)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卻有晴 一作:還有晴)
何事區區守一丘,春花過了月明秋。 等閑濁灑籬邊興,寂寞寒花雨里愁。 不識故人今在否,每思前事隔重游。 西風又是青山晚,落葉無聲水自流。
斷崖藏勝境,別是一壺天。 怪石垂云乳,飛虹跨玉泉。 丹青難下筆,造化不知年。 文字工題品,漫郎優史遷。
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務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 共理乖天獎,分憂值歲饑。遽蒙交郡印,安敢整朝衣。 作牧慚為政,思鄉念式微。儻容還故里,高臥掩柴扉。
迥絕幽棲處,何當春日過。 花開當午足,蜂過短墻多。 清世羲皇夢,滄浪孺子歌。 同心吾輩在,天壤樂如何。
一枝和露珍珠貫。月下回來尋幾遍。今朝忽見數枝開,未有十分如待伴。 新妝不比涂妃面。雪艷冰姿寒欲顫。外邊多少掃春人,春信莫教容易斷。
梅邊曉景清無比。林下詩人呵凍指。玉龍留住麝臍煙,銀漏滴殘龍腦水。 晨光漸漸收寒氣。昨夜遺箸猶在地。好生折贈鏡中人,只恐綠窗慵未起。
清姿自是生寒瘦。更在春前并臘后。誰教六出巧遮藏,爭似一番先透漏。 謝娘莫把翻衣袖。無限瓊英飄玉甃。開時朵朵見天真,可奈碧溪和粉溜。
寒梢雨里愁無那。林下開時宜數過。夕陽恰似過清溪,一樹橫斜疏影臥。 朱唇莫比桃花破。鬢裊黃金花欲墮。剩看春雪滿空來,觸處是花尋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