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寄北京惲薇生先生
師門北望暮天低,一抹炊煙染樹齊。賴有鹽車太行驥,載將衣缽到河西。
虎牢關上月如霜,樹外河流瀉褐黃。底甚轅駒驚載重,離情萬斛入愁腸。
師門北望暮天低,一抹炊煙染樹齊。賴有鹽車太行驥,載將衣缽到河西。
虎牢關上月如霜,樹外河流瀉褐黃。底甚轅駒驚載重,離情萬斛入愁腸。
向北眺望師門所在,暮色中天空低垂,一縷炊煙將樹木染成整齊的顏色。幸虧有拉鹽車的太行良馬,載著您的學問衣缽來到河西。虎牢關上月光如霜,樹外黃河水傾瀉著褐黃色。為何駕車的小馬因載重而驚惶?離別的愁緒萬斛涌入我的愁腸。
師門:指老師的門庭,此處代指惲薇生先生。
鹽車太行驥:典出《戰國策》中騏驥拉鹽車的故事,比喻賢能之人負重前行。
衣缽:原指僧尼袈裟與食器,后借指學術、技藝的傳承。
轅駒:車轅下的小馬,此處比喻旅途勞頓或未歷世事的局促。
萬斛(hú):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形容極多。
詩為作者途經虎牢關(今河南滎陽)時所作,寄贈北京的恩師惲薇生。或創作于作者離京赴河西(黃河以西)之際,途中觸景生情,借詩傳遞對師門的思念與離別的愁緒。
全詩以旅途所見為線索,將對恩師的思念、離別的愁緒與學問傳承的感慨融為一體,情感真摯,意境蒼涼。用典與白描結合,既顯文學厚重,又不失口語化的自然。
巢覆仍完卵,皇天本至公。
《蓼莪》篇久廢,薇蕨采應空。
劫已歸龍漢,家猶祭鬼雄。
等身遺著在,泉下告而翁。
層陰積霰昧昏晨,身境長安學餓民。
仍掔菊英供醉嗅,還催朮煎鎮眠呻。
碧山把臂原同調,黃土司脾諒有神。
寂寞城西幾交舊,歲寒風義各相珍。
蘚門風雨引杯長,別去燕臺夜有霜。
刺史權來逾五日,菊花開處過重陽。
莫瞋周顗馳名早,多謝陳暄為我藏。
恰好東離索詩句,白衣人到便傾觴。
聽雪裁詩就,詩將雪共清。不緣心境凈,那解聽無聲。
雪里跫然至,人間無此清。瑤田今夜鶴,下聽誦詩聲。
憶踏江南雪,看梅領好春。酒醒燕月白,惆悵未歸人。
竹樹庭前雪,松花甕面春。徘徊今夜月,應是為詩人。
寂寞幽居獨閉門,三春風雨暗荒村。
堂前海燕驚新壘,澤畔江蘺滿故園。
老至漸思榮叟樂,狂來尚念武陽恩。
平生不負漁樵約,十載鶯花酒后論。
密灑輕勻,東風幾度廉纖雨。空濛翠靄,一帶迷離煙樹。做弄絲絲裊裊,鋪遍芳郊路。盡日里、欲飛還住。驚春暮。
見陌上、歸鞭急整,頻悵望、增凄楚。鶯回燕掠,到處吹花沾絮。更入巫山好夢,向晚縈情緒。憑闌聽、點點心頭長貯。
山水之間見性靈,平生愛好是茶經。眾中陸羽今何在,把臂同來辨渭涇。若深小盞孟臣壺,更有哥盤仔細鋪。破得工夫來瀹茗,一杯風味勝醍醐。紙窗竹屋絕纖塵,自瀹清泉瀉供春。難得素心人對語,晚來妻子共沾唇。陽羨名陶取次求,大彬而后幾人收。潘家別具甄埏手,□□□□□□□。四家名器世同稱,別有奇壺署發僧。君德逸公何足數,古香古色獨飛騰。新茶色淡舊茶濃,綠茗味清紅茗秾。何似武夷奇種好,春秋同挹慢亭峰。安溪競說鐵觀音,露葉疑傳紫竹林。一種清芬忘不得,參禪同證木犀心。北臺佳茗說烏龍,花氣氤氳茉莉濃。飯后一杯堪解渴,若論風味在中庸。松風謖謖瓦鐺鳴,火候還看蟹眼生。細檢相思燒作炭,泥爐竹扇□雙清。故園花木擁寧南,祖澤汪洋兩井甘。劫后重尋游釣地,祗馀古月印寒潭。岡山寺外兩泉奇,曾侍先嚴禮大悲。曉起瀹茶親供養,慈云甘露至今垂。瑞軒風景最清華,汨汨新泉涌水花。竹簠蘆簾詩味永,客來更與試奇茶。□□□□□□□,獨有高人葉水心。揀得奇茶頻就我,清談不覺夜鐘沈。初秋曾到淡江邊,萬綠叢中嘒一蟬。邀得詩人洪逸雅,旗槍相對試山泉。回首津門坐月明,清談難遣美人情。一壺秋圃今猶在,桑海浮沈歲幾更。羊膏美酒醉顏酡,冠蓋京華意氣豪。南柳巷頭春寂寂,烹茶我自讀離騷。醉鄉沕漠睡鄉幽,大種粗豪小種柔。花雨半簾春欲去,一甌真足蕩奇愁。卻暑何能浣熱腸,時人競作飲冰狂。新泉活火親煎吃,一碗翛然竟體涼。坡仙風格本清奇,試院煎茶自賦詩。不用撐腸五千卷,一甌常及日高時。爐篆瓶花小閣幽,客來細與試釵頭。盧同俗物安知味,七碗何殊飲渴牛。塵寰擾□□□□,濁世何能判醉醒。我與三儂同□□,酒星摘去換茶星。
彷佛漁陽參鼓撾,
依稀江左后庭花。
清明舊俗無佳尚,
唯此喧聲雜暮蛙。
瘴重云封密,山高日出遲。
巖腰樵徑險,嶺脊戍樓危。
亂樹纏長棘,深林叫怪鴟。
燐燐多鬼火,隱約夜闌時。
某曾同宦某同年,鵬翼摩云背負天。
已覺卑飛難得路,未容高蹈重歸田。
四正宮中坐五窮,若于群在不吾攻。
畏途過后猶寒膽,除目陳前不熱中。
寒浦入輕舟,春山引孤策。
煙開見飛鳥,雪澹無行跡。
仄徑援山臂,高根逗泉脈。
旁臨鄧尉卑,回望閶門窄。
日照寺微紺,湖涵梅盡白。
諸天恣花供,大地成香席。
石壁張丹青,茶山啜云液。
悠然遂終日,歸路思彌繹。
隨潮鷗鳥往來頻,
百十為群立水濱。
多怪朝來無一個,
高飛想是避漁人。
嶺海論《風》《雅》,平生一瓣香。
曉音動巖壑,幽意到羲皇。
掩卷驚波定,停杯落日黃。
清高仰遺象,肅拜涕沾裳。
一出關門誦五噫,山川迢遞欲何之。
不堪獨客牛車送,祇為雙親鶴發垂。
白社解攜行復戀,青春作伴去無疑。
別來倘念羅浮隱,須托鱗鴻慰所思。
潯陽城北一江秋,高棟凌虛舊有樓。
千里舳艫連白下,二分煙樹是黃州。
風流未必輸前輩,月上還須共此游。
回首匡廬開半壁,爐煙正在紫峰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