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口道中覽古
關勢雙回舊壘間
昔人設險控三邊
磧通北狩盧龍路
山見西來白馬年
雁塞風高天似洗
渝河春盡草如煙
不須鳴劍馳長想
一瞬興亡幾逝川
關勢雙回舊壘間
昔人設險控三邊
磧通北狩盧龍路
山見西來白馬年
雁塞風高天似洗
渝河春盡草如煙
不須鳴劍馳長想
一瞬興亡幾逝川
關隘的形勢在舊堡壘間回環,古人設此天險控制三邊要地。沙漠連通著帝王北巡的盧龍古道,山巒見證著西來的歷史歲月。雁門關塞風高云淡,天空如洗;渝河春盡,草色如煙。不必舞劍長嘆追憶往事,朝代興衰不過如流水轉瞬即逝。
北口:指長城重要關隘,如古北口,為北方軍事要沖。
雙回:形容關隘地勢回環曲折。
舊壘:舊時的軍事堡壘。
三邊:漢代指幽、并、涼三州,此泛指邊疆要地。
磧(qì):沙漠。
北狩:帝王北巡,此指歷史上經此道的帝王活動。
盧龍路:盧龍(今河北盧龍)一帶的路徑,為古代交通要道。
白馬年:代指歷史歲月(或暗指某歷史事件,具體未考)。
雁塞:雁門關,代指北方邊塞。
渝河:水名,具體所指待考,當為北口附近河流。
鳴劍:舞劍,此處指感慨時的動作。
逝川:流逝的河水,比喻時間與歷史的更替。
此詩應為作者途經北口(如古北口)時所作。北口為歷代軍事要沖,見證諸多歷史事件。詩人行至此處,見關塞依舊、山河如昔,而朝代更迭頻繁,故觸景生情,寫下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具體創作時間與作者背景無明確記載,當為古代文人游歷邊塞時的懷古之作。
全詩以“覽古”為核心,通過描繪北口關塞的險要地勢與歷史遺跡,結合自然景色的渲染,引出對朝代興衰的思考。主旨在于表達歷史更替如流水般轉瞬即逝,既有對古人設險的贊嘆,更有對歷史規律的豁達認知,是一首典型的邊塞懷古詩。
明者好自蔽,況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見定萬一。
不求攻爾短,欲議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實。
六代豪華空處所,金陵王氣黯然收。
煙濃草遠望不盡,物換星移度幾秋。
至竟江山誰是主,卻因歌舞破除休。
我來不見當時事,上盡重城更上樓。
云之祁祁,或雨于淵。苗之翹翹,或槁于田。
云之祁祁,或雨于野。有槁于田,豈不自我。
薈兮其隮,其在西郊。匪我為之,我歌且謠。
蔚兮其復,南山之側。我歌且謠,維以育德。
丞相當時植,幽襟對此開。
人知舟檝器,天假棟梁材。
錯落龍鱗出,襹褷鶴翅回。
重陰羅武庫,細響靜山臺。
得地公堂里,移根澗水隈。
吳城夢寐遠,泰岳歲年催。
轉覺飛纓謬,何因繼組來。
幾尋珠履跡,愿比角弓培。
柏悅猶依社,星高久照臺。
后凋應共操,無復問良媒。
禁籞平明帳殿開,華芝初下未央來。
人間彩鳳儀韶曲,天上流霞滿御杯。
花近赭袍偏燦爛,魚窺仙仗亦徘徊。
蓬萊絕景何曾到,自愧塵蹤此一陪。
小麥深如人,澶漫不見地。一苞十余莖,一莖五六穗。實粒大且堅,較歲增三倍。
芟獲載滿車,累累犢銜尾。大挈置之場,巃嵷丘陵起。
婦姑趁天色,撲抶喧鄰里。貧者攟其余,翁嫗攜稚子。
農家茲有獲,卒歲可無餒。去夏水漂屋,汩竄幸不死。以得補所失,囷圌可儲峙。
云問麥之收,豐飽何因爾。得非長官賢,政化順天理。無乃農夫勤,蚤莫事耘耔。茲蓋天公仁,雨澤以時至。消滅賊與蟊,隴畝皆稠穊。
嗟嗟爾之民,無忘天公賜。
熙河形勢壓西陲,不覺連營列漢旗。
天子坐籌星兩兩,將軍歸佩印累累。
稱觴別殿傳新曲,銜璧名王按舊儀。
江漢一篇猶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七月七日暑氣徂,此夕何夕樂且娛。
世傳牽牛會織女,雨洗云路迎霞車。
初因烏鵲致語錯,經歲一會成闊疏。
牛女怒鵲置諸罪,拔毛髠腦如鉗奴。
星精會合不可詰,我疑此說終誕虛。
又言星能遺人巧,羅列瓜果當庭除。
彩絲貫針望星拜,夜深乞巧勞僮愚。
吾聞樸散形器作,人奪天巧天無余。
匠心女手劇淫巧,工與造化分錙銖。
薦紳大夫一巧宦,坐取公相如指呼。
間乘巧言惑主聽,能改荼蘗成甘腴。
纖辭麗曲騁文巧,剜刻圣道無完涂。
星如有巧更可乞,益恐薄俗難持扶。
我愿星精遺人拙,一變風化猶古初。
雪花障路飛,飄濕紅杏韉。歸馬碧蹄疾,踏破白玉田。
攬轡獨長想,物境真可憐。朝紱未掛身,豪逸倚少年。
結客上高樓,珠箔遮碧天。燒酒紫煙沸,割炙白膏鮮。
美人挪素手,笑弄琵琶弦。醉眼生亂云,不省到家眠。
俊游或如失,倒指還摻然。薄莫出華省,下馬燈已燃。
強笑破老顏,寄恨揮華箋。翫世張公子,嗜酒真神仙。
拋擲詠紅梅,負伊清樽前。再讀再三嘆,心斷空悁悁。
起予如繭絲,織愁成短篇。
紫皇初放第三榜,中有英豪絕世無。
天廄本生騏驥子,云霄又得鳳凰雛。
不須虎斗終全趙,自是龍驤首破吳。
雖作蓮花帳前客,丹臺到了姓名殊。
伏驲馳天闕,飛文下玉除。
奎成蒼頡字,龍受伏羲書。
功業升平外,文章妙絕初。
形聲秦隸拙,點畫蔡邕疏。
軸動星辰轉,筆停風雨余。
珍藏傳萬世,安敢比瓊琚。
丹陽太守意如何,先謁茅卿始下車。
展節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余。
回尋靈藥逢芝圃,欲叩真關借玉書。
不用從人問通塞,天教吏隠接仙居。
年來惱亂探花人,裂盡陶公漉酒巾。
傅粉早工欺白雪,施朱更欲媚陽春。
衣冠未怪多儕俗,花木無情亦喪真。
他日和羹何所頼,紛紛行見滿前塵。
秋風起天末,之子在窮途。
久客住應悶,故鄉歸得無。
清淮不到渭,晚樹自沈吳。
愿寄一樽酒,與君消壯圖。
逾年謬掌鳳凰詔,擇日拜章蕓若庭。
擁節笑歸江漢國,飛帆醉拂斗牛星。
留連物景詩千首,準擬交親酒百瓶。
共采芳蘭晨事畢,不妨兒姪夜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