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四十三
大無外,細無內。
斗換星移,明珠絕颣。
權實不到處,賓主歷然時,佛祖無門著眼窺。
大無外,細無內。
斗換星移,明珠絕颣。
權實不到處,賓主歷然時,佛祖無門著眼窺。
大到沒有邊際,小到沒有內核。星斗轉移時光流逝,明珠般的真理毫無瑕疵。權巧與真實無法抵達之處,賓主分明的當下,連佛祖也沒有門徑可以用眼觀察。
大無外,細無內:源自《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指超越空間界限的絕對存在。
颣(lèi):玉上的斑點,此處指瑕疵。
權實:佛教術語,“權”即權巧(方便法門),“實”即真實(究竟真理)。
賓主:禪宗機鋒用語,喻指體用、主客關系。
歷然:清晰分明的樣子。
無門:無門徑、無法趨近,形容超越語言思維的境界。
此為宋代禪宗偈頌,多為禪師開示或總結禪理之作。創作背景或為禪門說法時,以簡潔語言破除學人對“大小”“權實”等相對概念的執著,直指超越一切分別的本來面目。
該偈通過哲學思辨與禪機表達,強調佛法超越一切相對概念(大小、權實、賓主),是絕對圓滿的境界,體現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核心思想。
西湖十里柳如絲,愛煞輕煙暮雨時。為問風流誰得似,李郎小筆舞腰肢。
密葉高叢擁萬枝,女仙成隊綠云隨。
閑窗落葉掛蟲絲,坐久還疑是舊時。記得欄桿垂手處,梅花明月第三枝。
雙垂紫綬綰專城,人羨君家好弟兄。借問霜飛今夜斧,有無池草夢中生。
少時學周孔,弱冠窮六經。孝義連方冊,仁恕滿丹青。踐言貴去伐,為善存好生。中復觀道書,有名與無名。妙術鏤金版,真言隱上清。密行貴陰德,顯證表長齡。晚年開釋卷,猶日映眾星。苦集始覺知,因果乃方明。示教惟平等,至理歸無生。分別根難一,執著性易驚。窮源無二圣,測善非三英。大椿徑億尺,小草裁云萌。大云降大雨,隨分各受榮。心想起異解,報應有殊形。差別豈作意,深淺固物情。
幼稚扶輪婦挽轅,連顛翁媼抱諸孫。饑民羸卒如流水,掘盡原頭野薺根。
心種韭,漸青翠。剪一把,新茬繼。挼腕底,支頤想。思攪擾,無從避。鷗盟意。纏藤緣顧,入夢人逢,茝芷教客識。萍跡留駐,當時旖旎。萬里隔云山,怎礙雁信迢遙遞。憑越鳧,托薛箋,鴛鴦字、書與人知。締三生約,用紅繩,栓彼此。擬鶼鶼飛。瑤水雙鱗,瓊山伉儷。
此去非為客,枌榆是故都。婿憐齊贅好,兒念羽林孤。烈祖丹書在,先人素業無。雞鳴思大母,回首白頭烏。
萬事真成算海沙,雙輪誰解駐天車。浮生寓世身如葉,薄宦勞心鬢易華。紅蓼夕陽吟處景,白云秋色望中家。市朝不似溪山好,何日南歸理釣槎。
玉女峰頭煙樹荒,登臨聊得散徜徉。忽驚重九今朝是,卻憶三千客路長。冷露馀花偏有色,朔云斷雁不成行。寧教醉里逢佳節,且免醒來望故鄉。
生涯憐汝自樵蘇,時序驚心尚道途。別后幾年兒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殘燈夢有無。遙想故園揮涕淚,況聞寒雁下江湖。
圣王報本奉彝章,親御玄丘祀昊蒼。文命誕敷開景運,精誠昭格顯神光。九天星映中庭燎,午夜風傳合殿香。璚署仙人歌盛德,抽毫欲賦愧榆揚。
蹙蹙別烏臺,徐徐棹未開。歸情終似噎,病骨易為菑。山水聞嘉郡,追培負夙懷。東風幸予助,吹送吉州來。
重過花甲日,仙處下生鄉。七步周行已,三鐙不住光。松花當午食,柏子供秋香。不是云門棒,宗風那闡揚。
南方一佛放圓光,散作閻浮薝卜香。便把此花為贊祝,更將何物獻休祥。建中圣主平平蕩,錫福明王簡簡穰。共喜太平今有象,新年好上萬年觴。疑怪虛窗徹夜明,曉看積雪與階平。雖知樂歲無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天地渾淪方返樸,國家霈澤正哀煢。區區甚愿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滿盈。滕翁只道老非才,不料窮冬雪壯哉。擬撥寒蔬尋早韭,試尋玉樹索寒梅。孤汀錯認鶿為鷺,四野偏宜牟與來。聞說廣鞮西北走,將軍已自播州回。空中萬鶴舞盤旋,飛向西天祇樹園。一幅繒綃包宇宙,連城圭璧委郊原。冰笳莫弄兩三曲,鐵甲猶聯百萬屯。痛癢不知惟黨二,至今浪有姓名存。世閒傳假不傳真,丞相可曾城換銀。巷掃他家難敵富,氅披之子未為貧。也知東郡行春守,便作南溪釣雪人。指珷為瑤慚興寄,恨無一縷引千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