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笛 其一
秋風吹雨過桑乾
羌笛何來怨夜闌
多少健兒顏色改
荷戈齊向月中看
秋風吹雨過桑乾
羌笛何來怨夜闌
多少健兒顏色改
荷戈齊向月中看
秋風吹著細雨掠過桑乾河,不知何處傳來羌笛的幽怨,在這夜將盡時。多少戍邊的戰士面容變色,手持兵器一起望向夜月中。
桑乾:即桑乾河,流經今河北、山西等地,為古代邊塞要地。
羌笛:古代羌族的管樂器,聲音悠揚悲切,多用以表達離愁別緒。
夜闌:夜將盡,夜深。
健兒:指戍守邊疆的士兵。
荷戈:肩扛兵器。
此詩當創作于邊塞秋日,詩人或親歷邊地,目睹戍卒在秋夜風雨中聽聞羌笛、望月思鄉的場景,感其艱辛而作,反映了古代邊塞士兵的真實生存狀態。
全詩以秋夜邊塞為背景,通過羌笛聲與戰士反應的描寫,刻畫戍邊生活的艱苦與士兵的思鄉之情,是典型的邊塞題材詩作,語言簡練,意境蒼涼,情感真摯。
八十蹁躚老阿兄,一窗風雨伴雙清。武昌近日音書少,時聽湖邊過雁聲。
全郡人才盛,先生實有功。十年遺化雨,千里變儒風。
芒鞋竹杖最關身,散發披衣不待人。三兩作鄰堪共活,五千插架未為貧。
藻思芙蓉露下秋,遠過王粲賦登樓。時焚左掖三千疏,曾定山東一百州。獨客琴書殘臘盡,中天臺殿瑞煙浮。夕陽無限憑高興,興汝同懷北顧愁。
筇杖芒鞋上小蓬,半篙春水飽帆風。兩關三寺山無數,藏在濛濛煙雨中。
巫山高高知幾重,朝云暮雨楚王宮。人心對面有巇險,更勝高唐十二峰。
問仙翁、底事到人間,人間足嬉游。向文邊書意,詩邊著語,□滿南州。逸韻高情總似,野水蕩孤舟。所未能忘者,藥鼎茶甌。政恐功名相慁,便扶搖直上,龍尾螭頭。想塵緣終薄,歸去老菟裘。有當年、東鄰西舍,辦雞豚、相與燕春秋。階庭里,兒孫袞袞,飛度驊騮。
連昌能隔幾牛鳴,不見令人鄙吝生。乘興時思一相訪,劇談豪飲見真情。
楊子江頭曉發舟,一官新任佐泉州。南方民物多凋弊,此去當分圣主憂。
陽律亢,陰晷伏。耗下土,薦穜稑。
自昔為門婿,于今是邑尊。秋毫無假借,情話與誰論。
司馬提兵夜渡河,羽林諸將擁雕戈。青山一戰殘鼙鼓,落日千家泣綺羅。盜賊似聞能漢語,東南何地不夷歌。浮生轉覺江湖窄,難把衣裳任芰荷。
妝罷修眉淡不描。粉墻倩影斂春宵。非煙非霧情難著,玉管吹殘恨幾條。
江漢鐘奇淑,庭闈萃眾芳。早推閨里彥,繼擅婦中良。誓志明如日,存孤薄履霜。柏舟寧共矢,蘆絮不堪裳。歌鵠自完節,丸熊更義方。詩書遺澤遠,孝友頌聲長。教仕績逾最,移忠慶未央。風清萱草茂,露浥桂枝香。星煥集賢里,天開燕喜堂。母恩誠欲報,子道亦同光。
湛碧池塘,空青庭院,清霜又已深秋。繞籬香韻,黃菊伴人幽。怪是重陽佳節,憑闌處、吹帽風稠。思前古,淵明此際,淡漠幾曾愁。江山無限感,悲深語咽,志壯身柔。剩圖書經卷,夙業堪修。憶昔云鬟藕覆,菱鏡里、未展眉頭。時易暮,數聲哀雁,葉落滿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