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其二
扁舟發金閶,乘流至吳興。
吳興古都會,柔桑環水城。
四月育新蠶,室家俱不寧。
弱羽拂蠶子,但恐傷其生。
夜深閟鐙火,時聽食葉聲。
繅絲貴白素,落釜乞余盈。
經緯為誰理,絲絲辛苦成。
婦子熟籌計,可以代春耕。
束縛未遑售,里吏扣柴荊。
扁舟發金閶,乘流至吳興。
吳興古都會,柔桑環水城。
四月育新蠶,室家俱不寧。
弱羽拂蠶子,但恐傷其生。
夜深閟鐙火,時聽食葉聲。
繅絲貴白素,落釜乞余盈。
經緯為誰理,絲絲辛苦成。
婦子熟籌計,可以代春耕。
束縛未遑售,里吏扣柴荊。
小船從金閶出發,順著水流來到吳興。吳興是古代的都會,柔軟的桑樹環繞著水城。四月養育新蠶,全家都不得安寧。輕輕用羽毛拂去蠶子上的雜物,只擔心傷害到它們的生命。深夜里熄滅燈火,不時能聽到蠶吃桑葉的聲音。繅絲看重的是潔白的色澤,希望鍋里能多繅出些絲。這些絲織成布,是為誰來料理呢?每一絲都是辛苦得來的。婦女和孩子仔細盤算,這些蠶絲可以抵得上春耕的收獲。還沒來得及把絲捆好去售賣,里吏就來敲門了。
扁舟:小船。金閶:蘇州古城西門。吳興:今浙江湖州。柔桑:嫩桑。弱羽:輕柔的羽毛。閟(bì):關閉。繅(sāo)絲: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出蠶絲。白素:白色的生絹。落釜:把蠶繭放入鍋中煮。乞余盈:希望多出絲。經緯:織布時用的縱線和橫線,這里指織布。遑(huáng):閑暇。里吏:地方小吏。柴荊:柴門。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目睹了江南地區蠶農的生活狀況。在當時,蠶桑業是重要的經濟產業,但蠶農們面臨著繁重的勞動和官府的盤剝,生活十分艱辛。作者通過這首詩反映了這一社會現實。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蠶農的辛苦勞作和生活困境。其突出特點是敘事性強,真實生動。在文學史上,它以寫實的筆觸展現了民間生活,具有一定的社會史料價值。
一水橫拖兩岸峰,千痕萬摺碧重重。誰言老子經行處,身在江山障子中。
玉泉五色魚,悠悠戲漣漪。揚鰭水潑潑,噴沫珠霏霏。日午塔影直,食飽魚身肥。長作池中物,如何化龍飛。
十載鬢俱白,故人心尚丹。中年知舊少,遠道別離難。我欲扁舟去,君留寶劍看。酒酣望滄海,碣石在波瀾。
滕君文章不輕作,滕君情懷絕傾倒。如今尤信古人言,文章有神交有道。昨日為文送知己,士林往往皆稱好。復來珍重索我詩,我詩近來絕草草。第愧未得交其人,始向文章見懷抱。萬里長江炯秋月,一片春云麗晴昊。走向離筵與相見,氣宇孤騫更文藻。不揣新知贈一言,莫負文章自須保。
高人散幽懷,獨愛池水凈。明月俄飛來,池光漸如鏡。中有驪龍珠,紛紛白光映。靜影涵太虛,悠悠見天性。好斫月中桂,莫種池上松。為諗結繁陰,虛白生朦朧。回波忽成弦,澹澹來天風。光彩更流麗,感此多新功。
太守之官去,遙遙白帝城。江流諸葛陣,山木杜鵑聲。自古論形勢,于今息戰爭。文翁能化蜀,端不負皇情。
江天遠,垂柳綰孤蓬。無奈送春還送客,不堪兼雨又兼風。佇立落花紅。
青山無大小,總隔郎行路。遠近生寒云,愁根不知數。
白黑賢愚混是非,詼諧調笑足投機。平原具眼猶輕遂,延賞何人解識韋?紅杏碧桃應懶種,孤云野鶴自高飛。世間處處魚羹飯,好及秋涼早賦歸。
憑闌久,歸繡幃,下危樓強把金蓮撒。深沉院宇朱扉亞,立蒼苔冷透凌波襪。數歸期空畫短瓊簪,揾啼痕頻濕香羅帕。
一城如彈綠苔環,可有鶯雛為抱關。落蕊自成紅字押,葳蕤不假皂衣頒。閒看酒政侵花事,敵作棋圍戰竹間。笑我卻如催榷使,醉來時折一枝還。
樓閣重重最上頭,石橋有路接蓬洲。多才欲著興公賦,適意須招太傅游。棘屋半藏巖日曉,松關深鎖澗云秋。郭熙自得忘言趣,掛壁爭看醉墨流。
平生沈東陽,鶴骨儼如故。朝來聞巾車,載酒定何處。暮歸坐東軒,翰墨有佳趣。當持烏絲欄,為乞錦囊句。
行臺游子憶雙親,偕老鄉園過七旬。養志已分天祿久,推封將拜圣恩新。光迎錦繡云霞麗,氣轉椿萱雨露均。我為題詩祝遐算,江山風采幾千春。
澹墨輕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風鬟霧鬢無纏束,不是人間富貴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