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五十八
半夜三更,天昏地黑。
赤肉團邊,捉得個賊。
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半夜三更,天昏地黑。
赤肉團邊,捉得個賊。
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到了半夜三更的時候,天地間一片昏暗漆黑。在這肉身旁邊,捉到了一個賊。正好早上打他三千下板子,晚上打他八百下板子。
半夜三更:指深夜。
赤肉團:佛教用語,指人的肉身。
賊:這里并非實指小偷,可能象征著人內心的煩惱、妄念等。
偈頌是佛教僧人的唱誦之詞,這首偈頌創作背景可能與佛教修行相關。僧人在修行過程中,強調要覺察并去除內心的煩惱、妄念等,如同捉到“賊”一般。可能是作者在修行感悟中,以這種直白的方式表達對修行的理解和決心。
這首偈頌主旨是勸人去除內心的煩惱和妄念。其特點是語言直白,以形象的比喻和夸張的表達強調修行的決心。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引導修行者進行內省和自我約束。
群峰如黛照疏欞,此地由來聚德星。濠濮親人魚鳥在,松風謖謖更堪聽。
為客厭城市,還家辭世紛。朝昏何所見,但有四山云。
自從滁水送歸舟,別后俄驚十九秋。庶子泉甘曾共酌,醉翁亭好每同游。停云賦就懷知己,今日書來喜便郵。聞道芝山是先隴,滿林翠色藹松楸。
節序悠悠赴海江,螢屏賀歲鼓摐摐。經年不雪天何愧,盡日搖風鐸有腔。豈得暗香長入戶,但憑大月冷窺窗。醉來萬事都無味,只向南柯乞一邦。
長憶西湖,湖上春來無限景,吳姬個個是神仙。競泛木蘭船。樓臺簇簇疑蓬島,野人只合其中老。別來已是二十年,東望眼將穿。
別殿弓刀響,倉皇接鄭王。尚愁宮正怒,含淚強添妝。
在昔授子書,髧彼垂兩發。乖離今十年,樹立映先達。青燈哦妙句,如酌春酒滑。把書念攜手,惆悵至明發。
貢選平生愿頗償,官俾職亦寄綱常。池芹雨過潛鱗變,萱草春回愛日長。鮮買鄱陽羹最美,飯炊湖口稻生香。秋風預卜他年興,扶上慈親一穩航。
井邑新安集,閭閻雜漢徭。火耕春伐木,山獵夜歸樵。潮響蠻溪合,林光瘴峒消。直須勤撫字,慎勿困徵徭。
黃華偏愛白頭人,一朵長依折角巾。秋色有情元淡冶,白云無欲自清真。詩因飲酒辭多放,書為籠鵝筆更神。蒲柳豈期能七十,自來難老是天民。
文帝繇代來,王臣盡朱邸。不聞昌武輩,遂與絳灌齒。椎樸據細旃,節嗇貽來軌。洛陽一少年,志欲揚漢美。毋使元氣漓,長者意乃爾。
遠目傷心樓上山。愁里長眉,別后峨鬟。暮云低壓小闌干。教問孤鴻,因甚先還。瘦倚溪橋梅夜寒。雪欲消時,淚不禁彈。剪成釵勝待歸看。春在西窗,燈火更闌。
萬里橋東賈客航,曾攜明月到吳閶。清猿響挾三巴俊,赤鯉心紆九派長。終古塤篪還并協,此生旗鼓不相當。夫君自有夔州調,刺史能無治草堂。
鳳凰樓下散宮花,金錯裁成五色霞。空有青春寄刀剪,不如紅葉到人家。
來時雪羽帶緇塵,養得摧殘病離身。曉浴池寬薝卜繞,夜棲籠闊海棠鄰。吟詩屢聽狂居士,入夢應思舊主人。且喜載隨千騎去,不妨乘勢長精神。風儀不稱汨泥塵,清向亨衢快舉身。魚鑰麟符行作伴,鷺洲燕巷得為鄰。華亭清唳如前日,蜀道高風過昔人。他日侍郎登鳳沼,卻來湖畔靜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