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月
營門獵火夜深稀,一鏡初懸霜亂飛。
荒磧到天人影小,翔云連海雁痕微。
牙旗暗閃嚴金鑰,毳帳孤開冷鐵衣。
無相封侯空憶得,龍沙萬里奉清輝。
營門獵火夜深稀,一鏡初懸霜亂飛。
荒磧到天人影小,翔云連海雁痕微。
牙旗暗閃嚴金鑰,毳帳孤開冷鐵衣。
無相封侯空憶得,龍沙萬里奉清輝。
深夜里軍營門前的獵火漸漸稀疏,如鏡的月亮剛剛升起,霜花四處飄散。荒遠的沙漠延伸到天邊,人的影子顯得十分渺小,飛翔的云朵連接著大海,大雁飛過的痕跡也很細微。軍旗在暗中閃動,營門的鎖鑰森嚴,毛氈帳篷孤零零地敞開,身著鐵甲的士兵感到陣陣寒意。無法像古人那樣封侯拜相,只能徒然回憶,在這萬里沙漠中,只能伴著明月的清光。
獵火:打獵時燃起的火,這里指軍營的篝火。
一鏡:指月亮。
荒磧:荒涼的沙漠。
牙旗:將軍的旗幟。
金鑰:鎖鑰,這里指軍營的門禁。
毳帳:毛氈帳篷。
無相封侯:沒有像古人那樣封侯拜相的機遇。
龍沙:指塞外沙漠。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身處邊疆軍營,目睹邊地的荒涼和戰爭的殘酷。當時邊疆戰事頻繁,士兵們長期駐守,生活艱苦。詩人可能胸懷壯志,渴望建功立業,但現實卻讓他感到無奈,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邊地的復雜情感,既展現了邊地的艱苦環境,又表達了壯志難酬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也反映了當時邊塞詩的風格特點。
薄幻輕因經幾劫,枕函殘淚猶溫。強扶倦影度朝昏。窗明塵不到,香燼篆無痕。檢點清愁隨逝水,莫教凄斷吟魂。飄零何用問孤根。華年枝上露,往事夢中身。
名韁相引,別離登州。遠來積石時秋。司判美任,止是一載因由。才到瓜期相逼,豈都無、行色憂愁。嘆往復,是八千馀里,畢竟何求。好學淵明解職,效海蟾納印,慷慨云游。相繼神翁決裂,物外真修。保養先天之物,運自然、火鍛丹丘。功行滿,駕祥云,趨赴瀛洲。
屏跡譙樓下,深追少壯時。臥聽更漏鼓,雙淚落如絲。
浮云無定姿,滅沒須臾閒。一朝化頑石,千古遺空山。天地亦幻物,誰能詰其端。
一枝嬌艷雪中開,醉怯寒風傍臘梅。野鳥似憐春色好,繁華深處故飛來。
兩螭相吐吞,水氣清人骨。截澆竹里花,分映巖前月。
檐前歸鳥去紛紛,十二欄干帶夕曛。風飏繡旌紅窈窕,光流綺席碧氤氳。珠簾捲雨抬秋水,玉笛吟霜遏綵云。君到神京多壯觀,建章鳷鵲隱祥氛。月滿珠宮露滿階,鞭鸞羽客上瑤臺。香浮明水仙壇靜,云散秋空桂殿開。靈鶴有聲通碧嶂,蟠桃留影印蒼苔。想君他日蓬萊上,應對清輝寄遠懷。
飽食臥北窗,多少恩難補。征人捍邊陲,農夫勞畎畝。
河從積石來,滔滔東入海。逝波何還時?誰能坐相待。妾心比山石,之死終不改。生逢堯舜年,賤妾獨何罪。
山亭共酌臥莓苔,燈市才收花又開。皓首屢承同社約,青氈猶記隔江來。?翁抱道真空世,白也言詩獨擅才。欲把漁竿銷蔗影,中阿堂畔有高臺。
荷未枯時鬢已秋,隔溪香黯小紅樓。鳥驚殘夢云千疊,人坐虛堂茗一甌。鏡里形骸非舊我,吟邊浩蕩怨靈脩。海塵揚處仙家醉,誰與憑欄詠四愁。
祖祖唯心旨,春融日正長。霜輕莎草綠,風細藥苗香。月滿真如凈,花開覺樹芳。庭前鶯囀處,時聽語圓常。
千里齊郊亦壯哉,扶筇城上獨徘徊。馬隨濟岱秋風去,雁帶關河夜月來。驛路映墻榆葉老,漁村帶水荻花開。吳儂誤讀襄王傳,空向山東夢楚臺。
釣艇近黃昏,孤篷載夕曛。煙潮歸柳港,涼月出蒲根。短笛云端弄,清謳夜半聞。漁燈明復滅,寂寞度前村。
手提金印下龍荒,九月邊城草木黃。隨處建牙分戰士,刻期輿櫬得戎王。風吹漢月笳聲遠,霜拂胡云劍氣長。擬聽玉關馳露布,泰階那復候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