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綿州道中
五見櫻桃夢欲闌。蠶叢容易片云還。
飛鳧已覺天衢近,歸騎安知蜀道難。
涼意浹,露痕乾。不辭侵曉跨征鞍。
輕衫小扇綿州路,瓦鼓聽歌豆子山。
五見櫻桃夢欲闌。蠶叢容易片云還。
飛鳧已覺天衢近,歸騎安知蜀道難。
涼意浹,露痕乾。不辭侵曉跨征鞍。
輕衫小扇綿州路,瓦鼓聽歌豆子山。
五年時光過去,櫻桃紅了又紅,我的夢快要結束。在蜀地的經歷如片云般輕易消散。我感覺自己如飛鳧般即將接近朝廷,騎著馬歸來哪還管蜀道艱難。涼意浸透全身,露水已干。我不辭辛苦,拂曉就跨上征鞍。穿著輕衫,搖著小扇走在綿州路上,還能聽到豆子山上瓦鼓奏樂的歌聲。
五見櫻桃:指過了五年,櫻桃一年一熟,五見櫻桃即五年。夢欲闌:夢快要結束。
蠶叢:代指蜀地,傳說蠶叢是古蜀國開國君主。
飛鳧:傳說仙人王喬曾化為飛鳧入朝,這里指自己即將接近朝廷。天衢:指朝廷。
浹:濕透。
侵曉:拂曉,天剛亮。
瓦鼓:一種樂器。豆子山:在今四川綿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詞人可能在蜀地任職多年,五年過去,即將結束蜀地的經歷回到朝廷。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詞人懷著對未來的期待踏上歸程,在綿州道中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詞人在結束蜀地經歷后即將回歸朝廷的復雜心情。其特點是情感豐富,意象運用巧妙,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漸到恨多無語時,每逢冷暖起相思。如今偶問平安未?總是相思不自持。
衰年愁對酒,壯志憶題橋。遇事難開口,逢人愧折腰。樂傳天上譜,心逐暮歸樵。宴罷驪歌發,蹉跎又一朝。
瑞霧祥煙滿絳霄,詔開黃閣宴生朝。鈞天合奏御香滿,百辟紫宸初散朝。流花寶爵傳宣勸,歡聲自逐和風轉。四方爭獻壽星圖,祝公千歲身長健。畫手丹青妙入神,煌煌列宿能寫真。貂冠玉帶畫中見,便是凌煙閣上人。偉哉風骨神仙裔,主張壽祿來塵世。不須更占南極星,看取老人朝玉帝。
驅馳不覺青春過,離別只應白發生。且就東山攜月色,不禁南國動秋聲。天瞻析木低雙闕,星拱勾陳轉二更。庾信平生好詞賦,年來哀怨不勝情。
君住長江邊,妾上長江去。長江日夜流,相思不相顧。長江日夜流,妾心終不改。誰謂江頭人,相思不相待。東家石榴紅,西家石榴紫。俱是一種花,同生不同死。
莫怪寒云蔽日昏,雪花如浪灑乾坤。今年恨不高三尺,去歲何曾落一番。入地遺蝗雖已盡,繞枝饑雀奈相喧。由來造化無兼美,且對春風濁酒尊。
衰晚聞邊警,蒼黃欲斷魂。徵兵防列郡,帶甲滿中原。老去身多病,憂來眼倍昏。此邦猶樂土,吾得守柴門。
蜀道難嘗賦,夜郎驛更豪。何年辭漢水,昨夕向江皋。酒肆文君老,啼痕望帝勞。應知惟石筍,自欲插天高。
峨峨孤竹岡,上有石魯魯。山夫折山花,歲歲山頭歌石婦。行人幾時歸?東海山頭有時聚。行人歸,啼石柱,石婦岑岑化黃土。
潭水桃花閉綠蘿,一尊其奈片云何。何時更發青蓮興,飽聽汪郎白雪歌。
天地更時劫有灰,拂波春柳忽垂哀。憐君不悟人間勢,誰撣秋風不起埃。
野情專易外,一室向青山。業就三編絕,心通萬事閑。鶯稀春木上,草遍暮階間。莫道歸繻在,來時棄故關。
圣朝耆舊位登三,彩服公余樂更堪。東洛撫師雙玉節,西園奉母一茅庵。春暉映處花侵戶,冬筍成時竹上檐。聞道閑居新作賦,承歡養性此能兼。
明禋儼如在,祼獻禮必親。維茲孟春祀,鳴鑾出嚴宸。駿奔藹百辟,電矚凝藎臣。持論秉一德,孝思賴以伸。精誠格九廟,萬嘏天錫純。腹心與手足,恩義真一身。維賢乃至寶,異瑞何足珍。喜起方賡歌,歡聲同兆民。
天下三分事未終,已施德惠過江東。誰知叔子深長計,但道中興是茂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