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李灌溪先生
攜來情愫滿江航,宿昔平生欲并將。
才以屬民過里闬,久因良友附門墻。
叢蘭砌暖宜閒日,列柏臺寒有舊霜。
聞說閉關渾謝客,狎鷗還喜步山塘。
攜來情愫滿江航,宿昔平生欲并將。
才以屬民過里闬,久因良友附門墻。
叢蘭砌暖宜閒日,列柏臺寒有舊霜。
聞說閉關渾謝客,狎鷗還喜步山塘。
帶著滿懷的情誼乘船而來,想要把往昔和平生的感慨一并傾訴。剛因為關心百姓經過鄉里,長久以來因與良友結交而成為其門生。臺階旁的蘭草在暖日中生長正適合悠閑時光,柏臺歷經舊霜顯得寒冷。聽說先生閉門謝客,我像那親近海鷗的人一樣,高興地漫步在山塘邊。
情愫:感情。
宿昔:往昔,以前。
屬民:關心百姓。
里闬(hàn):鄉里。
附門墻:指成為門生。
砌:臺階。
柏臺:御史臺,這里可能借指先生的居所。
閉關:閉門。
狎鷗:比喻親近自然,這里指自己悠閑自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是在關心百姓事務之余,出于對李灌溪先生的敬仰和友情,前往拜訪。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有閑暇去進行這樣的社交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拜訪李灌溪先生的心境和情誼。其特點在于借景抒情,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淮海波澄,湛桂影、半規涼月。又還是、中秋相近,垂弧時節。
綸誥飛來宸眷重,彩衣著處慈顏悅。注紫清、花露入瑤卮,瓊香滑。
揮羽扇,持旄鉞。鯨海浪,陰山雪。看威聲到處,遐沖都折。
沙溪遠標銅柱界,關河盡補金甌缺。慶君臣、千載會風云,看伊說。
澹氏人安在,縹緲九霄間。我來唯有石屋,周覽百尋寬。
一曲中分夷險,兩牖空光平布,滿洞貯清寒。高歌自堪仰,何必論金丹。
周賢士,知此意,薄秦官。一床一枕,依然猶伴白云間。
門外俗塵如海,門里道心如水,談笑足回瀾。此事無今古,不信叩崳山。
初鶯細雨。楊柳低愁縷。煙浦花橋如夢里。猶記倚樓別語。
小屏依舊圍香。恨拋薄醉殘妝。判卻寸心雙淚,為他花月凄涼。
山雨初晴,馀寒猶在東風軟。滿庭苔蘚。青子無人見。
好客不來,門外芳菲遍。難消遣。流鶯聲囀。坐看芭蕉展。
淺拂春山,慢橫秋水,玉纖閑理絲桐。按清冷繁露,淡佇悲風。素弦瑤軫調新韻,顫翠翹、金簇芙蓉。疊蠲重鎖,輕挑慢摘,特地情濃。
泛商刻羽無窮。似和鳴鸞鳳,律應雌雄。問高山流水,此意誰同。個中只許知音聽,有茂陵、車馬雍容。畫簾人靜,琴心三疊,時倒金鍾。
隱枕輕潮,拂塵疏雨,幽夢似真還斷。鶯雛燕婉,依約年時,花下試翻歌扇。
憔悴鬢怯春寒,慢掠輕絲,柳風如箭。甚陽臺渺邈,行云無準,楚天空遠。
應喚覺、當日琴心,祗今詩思,惆悵客衣塵染。釵留股玉,襪襲鉤羅,荏苒膩寒香變。
問訊多情,別后笑巧顰嬌,對誰長倩。但晚來江上,眼迷心想,越山兩點。
春晝永。接葉鳴禽相應。風定落紅香一徑。疏疏窗竹影。
寂寞年時酒病。遠笛悠悠吹醒。閑上層樓天又暝。云山青不盡。
淡黃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遙岑小。病眼不禁愁。闌干無數秋。
雁聲何處落。舊夢還驚覺。風重葛衣單。深山吹笛寒。
舉扇西風,又十載、重游秋浦。對舊日、江山錯愕,鬢絲如許。世事興亡空感慨,男兒事業誰堪數。被老天、開眼看人忙,成今古。
江上路,喧鼙鼓。山中地,紛豺虎。謾乾坤許大,著身何處。名利等成狂夢寐,文章亦是閑言語。賴雙投、酒熟蟹螯肥,忘羈旅。
凍痕銷夢草。又招得春歸,舊家池沼。園扉掩寒峭。倩誰將花信,遍傳深窈。追游趁早。便栽卻、輕衫短帽。任殘梅、飛滿溪橋,和月醉眠清曉。
年小。青絲纖手,彩勝嬌鬟,賦情誰表。南樓信杳。江云重,雁歸少。記沖香嘶馬,流紅回岸,幾度綠楊殘照。想暗黃,依舊東風,灞陵古道。
壺山居士,未老心先懶。愛學道人家,辦竹幾、蒲團茗碗。
青山可買,小結屋三間,開一徑,俯清溪,修竹栽教滿。
客來便請,隨分家常飯。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
吟詩度曲,風月任招呼,身外事,不關心,自有天公管。
翠羽低飛簾半揭。寶簟牙床涼似雪。窗虛云母澹無風,隔墻花動黃昏月。玉釵鸞墜發。盈盈白露侵羅襪。記逢迎,鴻驚燕婉,燈影弄明滅。
蜀雨巫云愁斷絕。羅帶同心留綰結。交枝紅豆雨中看,為君滴盡相思血。染衣香未歇。夜闌天凈魂飛越。正銷凝,一庭秋意,煙水浸空闊。
素壁走龍蛇,難覓醉翁真跡。惟有斷崗衰草,是幾番經歷。
紫萸黃菊又西風,同作攜壺客。清興未闌歸去,負晴空明月。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
怨鳴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何敢笑人干祿,自知無分彈冠。
只將貧賤博清閑。留取書遮老眼。
世上風波任險,門前路徑須寬。
心無妄想夢魂安。萬事鶴長鳧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