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六十九
正旦令晨,物物咸新。
衲僧應時納祐,不是和光同塵。
柏樹子,麻三斤,死柴頭上放陽春。
正旦令晨,物物咸新。
衲僧應時納祐,不是和光同塵。
柏樹子,麻三斤,死柴頭上放陽春。
正月初一的清晨,萬物都煥然一新。出家人順應時節接納福佑,并非是隨波逐流、混同于世俗。就像那柏樹子、麻三斤(蘊含著禪機),在看似毫無生機的死柴頭上也能綻放出陽春般的生機。
正旦:正月初一。
衲僧:指僧人,衲是僧衣,代指僧人。
納祐:接納福佑。
和光同塵: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處世態度。
柏樹子,麻三斤:禪宗公案中的話語,蘊含著深刻的禪理。
此詩為禪宗偈頌,創作時間地點難考。禪宗強調通過日常事物領悟佛理,此詩可能是禪師在正月初一,借新年萬象更新之機,向弟子傳達禪道,啟發他們突破常規思維,于平凡中見真諦。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禪宗思想,鼓勵僧人不流于世俗,從日常事物中體悟禪機。其以獨特的意象和表現手法,展現禪宗語錄特色,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
入山勝具誰能伴,離坐狂言眾盡驚。輕世固應先卻老,放懷未信果忘情。平生相許空慚色,晚節何堪更盜名。便欲南歸作園叟,與君試約賦還京。
緝熙殿里御屏風,零落誰收百歲中。錦樹總含春雨露,畫橋猶是舊青紅。花開陌上懷歸燕,潮落江頭送去鴻。何似綠波生太液,絳桃風急綵船東。
源上花初發,公應日日來。丁寧紅與紫,慎莫一時開。
朝來雨過黑山云,百眼泉生水草新。長夏蚊蠅俱掃跡,蒲萄馬湩醉南人。
三間屋與佛同住,紙帳梅花煙雨寒。有客肯來清話否,上樓借與好山看。
曾城護六朝,長江渺萬里。紫蓋照東南,屏蔽獨此恃。連營步騎屯,列遂芻糧峙。填拊茲匪輕,倚毗良有以。愿言策殊勛,千歲光竹史。
上饒多勝景,樽酒不應空。
一一窗扉面水開,更于何處覓蓬萊。天香滿袖人知否,曾到旃檀小殿來。
歸鴻別鶴夜鐘殘,徙倚霜庭醉不歡。頗憶故山寒翠否,天涯相向畫中看。
萬蕊爭開照檻光,詩家何物可相方。錦江風撼云霞碎,仙子衣飄黼黻香。裛露早英濃壓架,背人狂蔓暗穿墻。綵箋蠻榼旬休日,欲召親賓看一場。
俞翁六十形貌蒼,胸中壯氣何昂藏。唾壺擊碎鐵如意,獨夜悲歌神慷慨。素書雙鯉乍遺我,剖之字字皆琳瑯。豐城雙劍久埋獄,誰從石匣提干將。載讀名山兩游記,雄詞直上追班揚。琴聲四壁響空翠,云霞萬疊流青緗。興來便欲遠尋汝,青鞋布襪雙翱翔。叢霄絕頂跨鵬背,側身南斗呼瓊漿。晨風不假子安便,滕王高閣天蒼茫。珠簾畫棟永寂寞,何人百代垂文章。參差念汝袖中刺,片帆計日來潯陽。琵琶亭下遇商婦,荻花楓葉吟秋江。洞天攜手三十六,醉鞭亂石成群羊。王門鼓瑟讓兒輩,沾沾白雪彈清霜。誰云燭武非少日,即今圣主開明堂。魏尚云中阨群吏,樓船十丈橫扶桑。一朝談笑生羽翼,至尊投袂呼馮唐。君不見公孫片言合武帝,千秋爵位高明光。
太公行輩赤松流,伍叔孫通了不羞。好謝君王深體識,不將身后累劉侯。
九陌千門新雨后。細染濃薰,滿目春如繡。恰信東君神妙手。一宵綠遍官橋柳。樓下蘭舟樓上酒。沙暖蘋香,渾似來時候。說與可人知信否。傷春更比悲秋瘦。
麗日舒長,正蔥蔥瑞氣,遍滿神京。九重天上,五云開處,丹樓碧閣崢嶸。盛宴初開,錦帳繡幕交橫。應上元佳節,君臣際會,共樂升平。廣庭。羅綺紛盈。動一部、笙歌盡新聲。蓬萊宮殿神仙景。浩蕩春光,邐迤王城。煙收雨歇,天色夜更澄清。又千尋火樹,燈山參差,帶月鮮明。
野塘積水綠可染,舍南新柳齊如剪。去冬雪好麥穗長,今日雨晴初擇繭。東家饋黍西舍迎,連臂踏歌村市晚。婦騎夫荷兒扶翁,月出橋南歸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