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齋雜書十二首 其四
有客可劇談,有酒可盡醉。
老夫老更窮,終日惟坐睡。
既無客款門,酒亦未易致。
頹然北窗下,兀兀有馀味。
有客可劇談,有酒可盡醉。
老夫老更窮,終日惟坐睡。
既無客款門,酒亦未易致。
頹然北窗下,兀兀有馀味。
有朋友時能暢快交談,有酒時能盡情喝醉。我這老頭子越老越窮困,整天只坐著打瞌睡。既沒有客人來敲門拜訪,酒也不容易弄到。我沒精打采地坐在北窗下,卻也有一番獨特的滋味。
劇談:暢快地交談。
款門:敲門。
致:得到。
頹然:沒精打采的樣子。
兀兀:昏沉、寂靜的樣子。
陸游晚年生活較為窮困,居住在東齋。此時他遠離官場,生活平淡且清苦,這首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反映了他當時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年老窮困的生活與心境,其特點是情感真實、質樸自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題材的多樣性,不僅有愛國豪情之作,也有反映日常生活的作品。
井烏聲與柝聲兼,閣道頻將斗柄瞻。郊墠禮神春奠玉,齋宮清蹕夜傳簽。月中曉色驚先白,雪后寒威覺倍嚴。三日清齋無一事,水沈時向竹爐添。
傳呼京兆進春牛,百戲魚龍曼衍游。雜遝香車看不見,好登遼后洗妝樓。
八音消歇,我自鳴孤拍。蚺?任他雄虺舌,奪得楚騷殘魄。春風喜綻芳華,斜街無復籠紗。何意夢中小草,而今綠到天涯。
天南佳氣繞甘棠,雙鳳飛翔集鳳岡。大戴繇來推小戴,季方原不負元方。青雛此日誇金馬,白璧它年耀玉堂。曾目天孫云似錦,定知二妙佐虞唐。
別侯生未久,曾記相逢,苦說香君。幾度秦淮暮,向河房深靜,環佩留魂。嬉游何止年少,艷色重高文。嘆老矣而今,殘檠破屋,猶味黃昏。紛紛。許多事,早情傷遠水,意淡歸云。三歲渝州月,憶上清路近,照徹清塵。偶然心力拋去,好句尚同珍。只故國寒沙,夢縈江左無限春。
北堂宴罷倚微醺,竹幾燈花坐夜分。再酌蘭樽浮綠醑,重拈綵筆寫清文。山寒嵐氣朝成雨,地濕松陰暮起云。休訝野人留戀久,十年江海厭離群。
紫闕銜恩日,青氈抗席初。鄉心寬陟屺,山色秀環滁。亭古登臨外,堂春講誦馀。湘靈千載事,華服兆三魚。
莫名火。無形鎖。立身如錐心如裸。叫梟鴟。舞熊羆。豺狼當道吃吃吞狐貍。江湖夜夜風飄瓦。處處青山生廣廈。冠獑猢。蓄青蚨。誰引蓬萊劫火向尾閭。柳裊裊。正垂道。誰見螻蛄雜秋草。蟹橫行。雨潛形。西風方起亂潦不曾清。蠹魚三食神仙字。月滿中天能化水。飲流霞。待春華。只在小窗幽處聽蜂衙。
清流拂石下巖隈,澗底菖蒲曳綠苔。野鹿避人懸樹宿,溪魚乘水上山來。翠連春草誰能拾,風觸石崖彊半回。自入夏來涼意足,更移脩竹澗邊栽。
一種湖州罨畫船,碧波倒浸晚霞天。故人總是三生后,風景何如十載前?遠樹白云橫暮嶺,淡煙黃菊滿秋田。吳郎似為才情惱,費卻銀鉤幾幅箋?
縹緲樓臺十二闌,舉頭人在鳳池班。天風不隔尋常眼,辰極長依咫尺天。更點分明關政事,規模雄麗厭江山。東南民物瞻堯日,乞得馀光萬里還。
清笳聲咽思裴回,漠漠凝云凍不開。寒入貂裘眠不得,通薪馀火撥成灰。
張相新祠何處尋,梅花嶺上最高岑。云封一室藏金鑒,泉滴層階奏玉琴。后世競傳開路跡,當時未盡補天心。李貓聳耳青騾遠,獨立西風慨古今。
樵舍東山近,僧巖北郭深。多時成契闊,晦日試登臨。春暮花爭發,林深鳥一吟。塵寰應迥隔,聊共滌煩襟。
碧玉莫遮千嶂石,黃金難買一溪云。歌鐘沸地徒誇盛,爭似松風竟夕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