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輿以近詩見貽即有禹州之游作此奉送兼致懷兵使沈繹堂
閑門盡日補煙蘿,竹里逢君有嘯歌。
一卷詩才傳白雪,三春客又渡黃河。
風歸禹甸山川麗,路入梁園詞賦多。
好問故人東郡長,樓中《八詠》定如何。
閑門盡日補煙蘿,竹里逢君有嘯歌。
一卷詩才傳白雪,三春客又渡黃河。
風歸禹甸山川麗,路入梁園詞賦多。
好問故人東郡長,樓中《八詠》定如何。
整日在幽靜的門庭修補如煙的藤蘿,在竹林中與你相逢,有你瀟灑的嘯歌。你一卷詩作如《白雪》般高雅,暮春時節你又要渡過黃河。風拂過禹州大地,山川秀麗,你此去梁園,定能留下諸多詞賦。你到了那里,好好問候老友東郡長官,不知他樓中《八詠》詩如今怎樣。
補煙蘿:修補如煙的藤蘿,形容隱居生活。
白雪:指高雅的詩作,古代有《陽春白雪》的樂曲,后喻高雅藝術。
禹甸:指中國大地,相傳禹治水后將天下分為九州,后以禹甸稱中國。
梁園:西漢梁孝王所建的園林,在今河南商丘一帶,是文人雅士聚會之所,后泛指文人雅集之地。
東郡長:指兵使沈繹堂。
《八詠》:具體詩作不詳,可能是沈繹堂的作品。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王幼輿帶著自己的詩作來拜訪作者,之后即將前往禹州。作者可能與王幼輿、沈繹堂都是好友,在送別王幼輿時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王幼輿并問候沈繹堂。其特點是將送別之情與對友人文學才華的贊賞相結合,借景抒情,用典豐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英英山上云,郁郁澗底松。高人抱奇姿,適與云松同。云不霖雨施,松不棟梁為。歸巢云松間,君元愧明時。
鳥噪烏江渡,鯨吞白下州。地分元帥重,聲入賊營愁。近磔巡江尉,將俘北闕頭。兵行速如鬼,高鼻半氈裘。
遨游山歷歷,放眼海茫茫。幾許漢家土,椰林掛夕陽。
秋風迫人急,疏窗不能堵。蟲尸逢秋凋,窗下陳栩栩。作文風窗間,夜氣秋滿楮。棖觸中心秋,忍更向紙吐?楊鵑秋中亡,獨吊蕭秋樹;楊風待深秋,欲與姊共赴;此時楊雨狀,凄若秋中雨。一管無情竹,貯秋竟如許。昔作《女兒曲》,妄膽真乳虎。一字不能安,乃冀傳千古。兩載囚首面,獨坐秋齋苦。秋心瀉不盡,拽秋更悲語。五年轉冬夏,捉筆重綴補。猶有慘怛衷,舂胸如濤怒。問心究何物,莫竟為秋府。推椅出柴扉,避此秋心走。不見滿天秋,蒼茫迷后土。
笑指南山第一峰,山中無事得從容。金銀氣合云霄上,紫翠光開澗壑重。太傅多才傳洛下,相如有賦憶臨邛。歲寒正有松梅約,臘酒香浮琥珀鐘。
一睹傾城貌,千山斂夕霏。露桃差比艷,汀月借生輝。躡蹬云迎襪,凌波水濺衣。馀芳吹不散,常繞渚煙飛。
山寺岧峣倚碧峰,偶來假榻快心胸。行營漏起三吹角,古殿香然一扣鐘。故舊情深歡會合,圣明恩重幸遭逢。素餐卻念農家苦,煙火東林尚夕舂。
一日江行百折中,回頭猶見夜來峰。好山十里都如畫,更與橫排一徑松。
自辟五畝園,辛苦二十稔。雖無長者車,孤游供息寢。江上易氣象,日月殊光景。物換何匆匆,幾醒廬生枕。版圖驚戰禍,一十九行省。城郭與池臺,多半劫灰燼。小人與君子,多半沙蟲影。念茲散木堂,猶能在人境。偶然亦天意,物存真自幸。年年秋風至,松竹色明靚。風雨又今年,寒綠更凄緊。友朋時過從,兒女有朝請。余生話燈火,塵緣暫相屏。功名細事耳,死生乃俄頃。陸沉慨神州,閏余羞蛙黽。不荷媧皇寵,誰能補完整。東山思太傅,西湖念和靖。疏梅共豪竹,天性各有秉。辜負誠可憐,轉側秋江冷。
山云勃勃涌驚濤,海水漫漫浸巨鰲。極目下觀千萬里,扶桑依約見蟠桃。白石磷磷繞洞泉,蒼松郁郁鎖寒煙。碧桃花發朱櫻秀,別是人間一洞天。海上群山培塿多,姑馀高峻出陂陀。太平直與稽天翠,五岳高標未見過。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游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談笑從吾樂,相過罷送迎。憑闌看月出,倚釣待云生。蝶化人間夢,鷗尋海上盟。軒居總適意,何物更關情。
今夕是何夕,側身奉君子。明明銀燭花,綢繆細相視。羅帳畫芙蓉,映面芙蓉紫。繡被橫鴛鴦,正與鴛鴦似。仰望牛女星,迢迢不如此。感君方寸恩,報君何所是。愿為白藕絲,藏君心竅里。愿為衵衣帶,抱君雙腋底。亂發纏君心,柔膚印君齒。四時愿皆春,愿作新花蕊。永夜明月光,團圓愿初起。節候有盈虧,中懷長不毀。咿喔雞既鳴,婉孌未能已。
如今四十已知非,誓學宗門第一機。養就純乾猶細事,直須空劫問音威。佛祖由來命脈通,大千世界一光中。藥王菩薩知君是,乞取刀圭救病翁。
氛沴交行日,鄉鄰出次時。情惟舅姑重,義不死生移。執禮神應鑒,憐孤族并推。小郎今長大,衰杖有馀悲。
十年行李憶關山,紈褲何堪遣路艱。今日酒杯歌袖畔,竟忘門外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