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安至南康晤廖昆湖太守
江頭江尾極行行,一片心如江水橫。
老樹臨流無積葉,夜魚停月倍開睛。
休牽世態遮山色,任改鄉音和櫓聲。
一見鄱陽賢太守,臺關今接石頭城。
江頭江尾極行行,一片心如江水橫。
老樹臨流無積葉,夜魚停月倍開睛。
休牽世態遮山色,任改鄉音和櫓聲。
一見鄱陽賢太守,臺關今接石頭城。
從江頭走到江尾盡情地前行,我的心境如同江水般平靜。老樹枝頭臨近水流沒有堆積的落葉,夜里魚兒在月光下眼睛睜得更大。不要讓世態人情遮擋了山色之美,任由鄉音隨著櫓聲改變。一見到鄱陽賢明的太守廖昆湖,感覺如同臺關與石頭城相接般有了新的聯系。
極行行:盡情地行走。
橫:平靜。
臨流:臨近水流。
積葉:堆積的落葉。
休牽:不要牽扯。
和:應和。
鄱陽賢太守:指廖昆湖,當時任鄱陽太守。
臺關:泛指重要關隘。
石頭城:這里指代一定的地域或象征某種聯系。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從南安到南康途中,可能歷經世事,心境較為平靜。在旅途中見到自然美景,又與賢明太守相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超脫世態、追求自然的心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寧靜。在文學上雖無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碧空如水露初漙,羸得尊前幾夕歡。鼻似玉壺冰濯出,夢懸珠樹鶴飛寒。良宵豈合書空過,好月偏宜半醉看。幽事只今無不可,未愁天際御風難。
風神凝遠玉無瑕,十載論交似飲茶。深靜不教窺喜慍,寬閒能自應紛華。寄情時有摴蒱樂,博物咸推鑒賞家。猶自一經淹舉子,年年隨伴踏槐花。
謝氏家林宴賞多,況逢賓從有羊何。思玄客已還山久,問字人多載酒過。雪后庭階喧鳥雀,月中簪弁雜煙蘿。登樓更滯風塵日,徙倚那能不醉歌。
不上屏風不用憐,鈿毫金縷爛相鮮。雙瞳贏得無人射,翹立花妃石丈前。
綠陰清晝。兩茸茸、梅子黃時候。華堂金獸。香潤爐煙透。舞燕回輕袖。歌鳳翻新奏。院靜人稀,永日遲遲花漏。
我愛關西好孫子,紫微山水足遨游。千家樹色雙峰曉,萬壑鐘聲六寺秋。漁唱樵歌通槜李,龍光劍氣屬揚州。老夫盡有登臨興,載酒能來倚暮樓。
宮人捧硯臨香案,一幅春綃展素霞。玉箸彎環題御篆,風云金殿起龍蛇。
銀峰翠壁峙諸孫,岳勢雄開祖宅尊。關塞正當山右臂,風雷近接海西門。龍過古澗多成雨,虎撼長松半出根。隱隱五陵佳氣在,欲攀弓劍泣深恩。
繭溪下從西北流,明月正照蘆花秋。秋光涵映一匹練,天地與我同虛舟。
已非王謝舊時家,衰草中庭三兩花。休向階前栽玉樹,愿隨春氣到天涯。
高舂鈴下索焚香,鏤管紋箋發綵章。應在后園涼榭里,玄霜仙帽紫霓裳。見山樓迥倚晴虛,看展終南百幅圖。聞說二林尤勝絕,想公高興在香爐。土風豪盛古長安,誰謂元侯臥治難。使客不來公事少,一床蘄簟石林寒。
籜龍初卸錦繃香,頭角崢嶸過粉墻。翻訝吹簫秦弄玉,月明騎鳳度瀟湘。
雞犬無聲白日閑,一筇九節過眉班。會須俎豆三高上,且寄風流二老間。
圍坐清談麈尾長,墨痕狼藉練裙香。水亭紈扇歌楊柳,春院琵琶醉海棠。王謝風流才子弟,齊梁煙月錦篇章。豪華豈是泥沙物,好在揮毫白玉堂。
唇絳半遮犀瓣。胸雪微憤珠袢。婀亸九花釵,扶上水沉雕輦。豐艷。豐艷。芳國牡丹獨占。隨意髻鬟低挽。隨意胭脂輕點。微笑夢中情,斜倚碧闌干畔。嬌艷。嬌艷。春雨海棠紅泣。行動芳蘭飄散。談笑和風皆滿。眉翠自絪缊,馨逸著人成倦。香艷。香艷。晨霧藕花塘畔。澄水碧瞳雙剪。垂領翠鬟雙片。無語對東風,憨絕鏡中人面。明艷。明艷。林外小桃初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