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將軍塞上誇三箭,學士堂中記八磚。正眼觀來都是幻,月明群蟻在花氈。
莫將橫笛衒柯亭,豈解穿云裂石聲。湘水老翁那復見,世間誰數呂筠卿。
但知鬼目為芝草,誰信羚羊破佛牙。娘子阿姨何處辨,時人識賣假金家。
將軍塞上誇三箭,學士堂中記八磚。正眼觀來都是幻,月明群蟻在花氈。
莫將橫笛衒柯亭,豈解穿云裂石聲。湘水老翁那復見,世間誰數呂筠卿。
但知鬼目為芝草,誰信羚羊破佛牙。娘子阿姨何處辨,時人識賣假金家。
將軍在塞外夸耀自己的箭術高超,學士在堂中記錄著時間。從正確的視角看來這些都是虛幻的,就像明月下一群螞蟻在花氈上活動。不要拿著橫笛在柯亭炫耀,又怎懂得吹出穿云裂石的聲音。像湘水老翁那樣的高人再也見不到了,世間又有誰能數得上呂筠卿呢。人們只知道把鬼目草當作靈芝草,誰會相信羚羊能撞破佛牙。娘子和阿姨都難以分辨,現在的人只認識賣假金的人。
三箭:指唐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事,這里泛指將軍的戰功。
記八磚:唐李程為翰林學士時,以日影過八磚為入值之候,后因以“八磚學士”為翰林學士的代稱。
柯亭:在今浙江紹興西南,相傳蔡邕曾于此取竹制笛。
鬼目:草名。
羚羊破佛牙:傳說羚羊角可碎佛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追求虛名、不辨真偽的風氣,詩人對此深感不滿,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的虛浮和人們的不辨是非。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諷刺辛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和文人的思考。
不見高人對榻論,天涯何日酒重溫。早知楚失難期復,誰料凡亡并喪存。拜賜冬郎空掩涕,移官臣甫欲招魂。春明遺恨猶難滅,更寤鈞天愴夢痕。
等閒來棹釣魚船,鷗鷺相忘亦自然。多事脩鱗躍波底,一齊鳴翼上青天。
北風萬里吹石裂,古樹槎枒摧朽鐵。群烏啞啞如苦饑,倦飛還向空林歇。孤村荒寒得食遠,日暮沙邊啄殘雪。回情訴意各有態,羨殺畫師心更切。我嘗記得天隨詩,至今讀之長激越。婦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籠日提挈。老烏老烏爾身毛羽黑離離,況復人間厭爾啼。何不飛鳴丈人屋,丈人屋頭春柳綠。
樹掩疏籬,花園密坐,棲遲半畝芳園。幾日重來,已驚梅葉陰圓。海棠枝上胭脂淡,點客衣、飛雪翩翻。暗銷凝、擁髻含情,強自扶妍。閉門長與薰爐守,甚番風偷遞,春已堪憐。宿雨難收,依然留住春寒。惜春刻意仍多負,漫等閒、輕送年年。且開懷、小聚為佳,隨分尊前。
寶珠內衣里,系來無量時。遇六惡知識,又常假慈悲。牽我飲欲酒,醉臥都不知。情盡酒復醒,自見本道師。
去年池館同君醉,正是花時。隔院韶輝。桃李欣欣、如與故人期。相望兩地今千里,還對芳菲。春色分誰。雨慘風愁、依舊可憐枝。
煙含夜色迷修竹,雁帶秋聲落晚沙。不是胸中有云夢,只應悽惻滿天涯。
溫香夜發水仙濃,年景春明感舊蹤。欲曙天光分罨靄,生新人意自黃農。趨蹌深愧朝班列,衰戇惟應圣主容。屈曲神山多歲月,區區塵露報何從。
人人身內有夫妻,爭奈愚癡太執迷。不向里頭求造化,卻于外面立丹基。妄將御女三峰術,偽作軒轅九鼎奇。個樣畜生難懺悔,閻公不久牒來追。
岸水依痕釣艇間,炊煙幾處出蘆灣。西窗正是斜陽好,一帶泥金抹遠山。
世人重珍寶,我貴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性空法亦空,十八絕行蹤。但自心無礙,何愁神不通。
李侯索我復齋詩,此理難明信者稀。要識圣賢端的意,須于動處見天機。
浮天渺渺江流去,江流送我歸何處。寒日隱虞淵,虞淵若個邊。船兒難倒轉,魂接冰天遠。相見海枯時,喬松難等期。
蒙泉秋色登臨處,愁送將歸。一夢經時。腸斷佳人、猶唱渭城詞。春來重醉分攜地,人在天涯。別后應知。兩鬢蕭蕭、多半已成絲。
風卷霜濃,寒銷冰謝。一年皎月惟今夜。?;∨钍笐c門闌,云旌羽蓋連車馬。命服新翻,恩波如瀉。海沂致錦傅聲價。曉來和氣著梅梢,春隨溫詔看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