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青原訪藥地禪師留別諸子 其一
敢將孤寂動行塵,每念交游訪夙因。
求性浪過知命歲,出門羞說在家人。
深燈閉院空山曉,寒樹移舟遠岸春。
獨領眾心前禮足,一時緇白勸行頻。
敢將孤寂動行塵,每念交游訪夙因。
求性浪過知命歲,出門羞說在家人。
深燈閉院空山曉,寒樹移舟遠岸春。
獨領眾心前禮足,一時緇白勸行頻。
怎敢因孤寂就擾動行途,常念著舊交去追尋往昔緣分。徒勞地度過了知命之年才去探求心性,出門都羞于說自己是在家之人。深夜燈火,關閉院門,待得空山破曉;寒樹旁移動船只,迎來遠岸的春天。獨自領會眾人心意上前禮拜,一時間僧俗都頻頻勸我前行。
動行塵:擾動行途。
夙因:前世因緣,這里指舊交。
知命歲:指五十歲,《論語》有“五十而知天命”。
在家人:在家修行的人。
緇白:僧俗,緇指僧人,白指俗人。
藥地禪師即方以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此詩創作背景或與當時社會動蕩有關,作者在經歷世事變遷后,已過知命之年,對人生有了更多思考,去拜訪舊友藥地禪師,可能是想尋求心靈慰藉和對人生的新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人生的反思和對舊交的追尋。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獨特。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在社會變遷中的心境。
賊來窺戶正臨妝,虜得吳娃似孟姜。簫鼓滿船催送酒,大王今夜作新郎。
壚頭飛雪萬家寒,琥珀香吹白玉盤。歌罷落梅天漸曉,不知門外是長安。
昔讀《治安策》,今謁太傅祠。骨鯁有如此,英靈或在茲。吊原寧無感,賦鵩終有疑。直士多放斥,佞人每高馳。漢文稱令主,逆耳猶見遺。如逢昏與暴,殺人固其宜。湘江有流藻,可以薦明粢。褰帟拜遺像,流涕滿裳衣。
年來疾病日衰頹,咫尺閩山懶便回。不是幽巖老尊宿,更無人寄荔枝來。荔子焦乾久未嘗,今年霜下始聞香。幽巖闊略庵前事,容得先生為口忙。
漢季昔鼎沸,孫曹竊王疆。帝胄擁劍門,龍虎爭奮張。桓桓萬人敵,東盼無荊襄。運移見傾覆,孰云謀匪臧。生為吳國仇,死食吳人鄉。烈氣橫四海,遺靈戴今王。江邊廟門古,松柏寒蒼蒼。英爽如有臨,風起旌旗翔。君看祠前水,萬古東流長。
淮海來時路,東西幾日程。一年行萬里,數口托孤城。邯水方馳箭,崤函未罷兵。馀年已無幾,坐此欲何成?
巍峨雙塔峙西東,唐宋遺蹤氣勢雄。歷盡滄桑還直立,飽經風雨總淩空。江潮日夜迎佳客,鐘鼓晨昏啟聵聾。說有寒潭深莫測,蛟龍潛伏水晶宮。
尚父城東涇水南,秋香飄動府潭潭。羈懷卻喜逢重九,此席應難得再三??p掖縵胡賓畢集,臺星列宿影相參。罰觥滿酌申嚴令,要把黃花入鬢簪。
西望鄉云一水涵,吐吞大肚若婪酣。如沙劫里知何似,浪褪誰曾拾蠃蜬。
華裾鳴佩擁芳筵,巷柳墻梅炤遠天。檀板驟驚林外鳥,茗甌頻試竹間泉。山陰命駕輕千里,彭澤停云近十年。社會從今成舊約,滄江來往一舟便。
露白團秋草,天涼悲晚蛩。懷人當永夜,看月上疏桐。邊候烽傳息,畬田歲喜豐。了知巡歷罷,雙旆引歸驄。
北風高兮歲律將殘,望東隴兮目斷旌丹。有美君子兮攬眾芳而自飾,直哉惟清兮不亢不激。郁十五年之朝望兮,僅彯纓于列院。參幕府以自詭兮,乃劬劬而忘倦。宜表世而厲俗兮,曷止于斯。靈辰不留兮,祖奠載期。薤歌之一章兮,孰不孔悲。
芷陽山中屋數椽,樹陰將綠繞階前??蛠砬脩舨怀鰬?,看到馬蹄秋水萹。
回首開元八百秋,莫將蹊徑細追求。巨靈自有移山力,手擘黃河萬里流。
桂樹團團屋角青,歸來自覺愜幽情。鄰翁共話桑麻長,稚子爭言竹筍生。樓上看書無限好,山中伐木有馀清。短筇來往閒成趣,流水涓涓木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