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華 題竹軒王孫 祥林 小照
萬里高空,度西風、畫出一行飛雁。三徑菊花,東籬露黃開遍。遙山淡染青螺,愛野色行尋步緩。消遣。惜秋光、好把寒香偷剪。
不問秋深淺。待白衣送酒,倒翠樽花畔。消遙甚、更脫帽,垂襟疏懶。
王孫富貴風流,況大隱、旁人爭羨。舒眼。任天涯、日酣云展。
萬里高空,度西風、畫出一行飛雁。三徑菊花,東籬露黃開遍。遙山淡染青螺,愛野色行尋步緩。消遣。惜秋光、好把寒香偷剪。
不問秋深淺。待白衣送酒,倒翠樽花畔。消遙甚、更脫帽,垂襟疏懶。
王孫富貴風流,況大隱、旁人爭羨。舒眼。任天涯、日酣云展。
在萬里高空中,西風吹過,天空中畫出一行飛雁。庭院里的菊花,在東籬下經霜露已全部盛開。遠處的山巒像是淡淡地染上了青螺色,我喜愛這野外景色,慢慢地邊走邊欣賞。以此消遣時光,珍惜這秋光,正好偷偷剪下帶著寒意的菊花。不去問秋意是深是淺。等待著有人像白衣使者送酒那樣來,在花叢邊倒滿翠玉酒杯。多么逍遙自在,甚至還脫下帽子,敞開衣襟,顯得疏懶閑適。這位王孫富貴又風流,況且像大隱之士般生活,旁人都爭著羨慕。放眼望去,任由天涯之上,陽光溫暖,云朵舒展。
三徑:指隱居者的家園。
白衣送酒:源自陶淵明故事,指友人送酒。
翠樽:綠色的酒杯。
大隱:指雖處于繁華都市或富貴之境,卻能保持隱居的心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的內容推測,當時應處于秋季。作者看到竹軒王孫祥林的小照,或許小照中展現出王孫在秋景中的閑適生活,引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表達對這種生活的向往與贊美。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王孫的閑適生活,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秋景襯托人物心境。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描繪秋景和表達情感的技巧,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閑適高雅生活的追求。
短棹沿溪入,煙村帶夕陽。山中春雨過,幾許藥苗長。
苦被鶯摧,頻招燕妒,乃許消停。伶俜瘦損,耐得到春深。挨遍風風雨雨,飄零處、有淚無聲。憑誰問、東皇去后,冷落重門。清露乞慈云,已負了、今生任委輕塵。斷腸草色,凄入一痕青。狼藉殘紅零亂,鵑聲里、偏又黃昏。傷心地,埋愁難覓,填恨難平。
津門月里步籬邊,仿佛當年問寢天。昨夜夢回離別處,子規啼斷一溪煙。
四壁圍德林,廿里平若掌。鐵色蝕土花,陶鑄一何廣。變態極千端,寒光淩萬象。玲瓏有鬼工,登頓騰異響。洞壑積層冰,草木猶能長。不因車馬遲,何由獨欣賞。
陽春有腳不得走,赤帝騎龍作歲首。蠻王笑擁金羊床,琉璃珊瑚琥珀光。真珠瓔珞垂兩襠,七月七日華筵張。腰銀弓,手金戟,橐駝飛來能啖客。
平地厭喧囂,虛齋上山足。蕭條遠城市,坡陀富林麓。簡書日填委,杖屨每幽獨。豈無山中士,高臥白茅屋。逢人默無語,長嘯響巖谷。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從宿。
銅鋪蝕月月不流,曉星對戶如凝眸。此時燈影薄于紙,金鴨爐中瑞煙死。東家西家蒙蝴蝶,孤客夜長聞落葉。何當反影入潭底,喚起老龍吟海水。
豈不重鄉井,其如轉壑溝。攜持相死救,離散或生偷。幸未淪胡虜,猶當仰喔咻。須臾喘息計,黽勉一簞求。東人亦孔痗,饑饉接瘡痍。兵后荒常必,黎馀旱易欺。何臣容節矯,無地可民移。萬里蕭條客,分餐欲濟誰。救荒政十二,省薄首相教。無骨供輸挽,何心積廄庖。鴻飛看在野,鼠食問誰郊。所嘆求芻牧,依然向斗筲。
長途回首望春明,班馬蕭蕭第幾程。山雨忽來微作冷,澗花爭放不知名。鐙昏月黑人談虎,酒醉詩狂客掣鯨。盡日奇峰看不足,恍疑身在嶺南行。
秋老瘦千山,山外夕陽紅活。魂斷十年潮尾,況小樓明月。水沉猶自裊殘香,細語古簾揭。驚聽玉階蛩韻,和亂絲從笛。
乾溪溪側彈子洞,薄暮過之聊且休。志欲山林成獨往,愧無名姓繼三游。奇奇怪怪乏畫手,鑿鑿磷磷宜枕流。巖岫水泉真兩得,未容石井獨吾州。
閃暈紅花青欲絕。孤影伶俜,隱約虛堂黑。虬箭聲催殘漏急。半窗破紙迎風裂。死剩寒灰馀一息。還是當年,心字燒時積。熔盡啼痕涼似雪,柔腸已化并州鐵。
江上春風暖復輕,春云淡淡碧波平。海門日涌蛟龍動,城上山連劍戟明。飛鷺巧迎帆影疾,鳴鼉遙答棹歌清。中流獨有中原志,莫遣勛名愧祖生。一臥江東已十年,重聽笳鼓泛樓船。春潮聲細江流穩,夜雨痕多柳色鮮。佛寺午鐘驚鶴起,神州遠岫見龍纏。?圖王氣俱堪賦,釃酒臨風思渺然。
上到危層莫喚仙,祇憑橫檻挹江天。江天如許來借眼,何用征僑更偓佺。多少尋仙更不還,渺茫竟墮有無閒。使其真有毋庸喚,仙自曾城我自山。
為憶同袍友,如今不在門。只因為客久,識得異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