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久別籬邊菊,來乘海上槎。
一官遠如客,九日倍思家。
風雨親朋闊,沅湘道路賒。
憑高搔短發,吟望不勝嗟。
久別籬邊菊,來乘海上槎。
一官遠如客,九日倍思家。
風雨親朋闊,沅湘道路賒。
憑高搔短發,吟望不勝嗟。
長久未見到籬邊的菊花,如今乘船來到海上。做著官職卻像遠方的過客,重陽節這天更是倍加思念家鄉。風雨阻隔和親朋疏遠,沅水湘水路途遙遠。登高撫摸著稀疏的短發,吟詩遠望不禁嘆息。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槎(chá):木筏,這里指船。
賒(shē):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重陽節時身處異地為官,遠離家鄉和親朋,仕途漂泊,內心孤寂,于是創作此詩表達思鄉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重陽節的思鄉之情和仕途漂泊之感。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節日時的普遍情感。
置酒坐飛閣,逍遙臨華池。神飆自遠至,左右芙蓉披。綠竹夾清水,秋蘭被幽崖。月出照園中,冠佩相追隨。客從南楚來,為我吹參差。淵魚猶伏浦,聽者未云罷。高文一何綺,小儒安足為。肅肅廣殿陰,雀聲愁北林。眾賓還城邑,何用慰我心。
黃冠歸去心能了,還向君王乞鑒湖。無限光風偕眾樂,蓬湖花鳥擇人無。
居山無事不幽清,面面茅堂結構精。歸路一尋中道主,隔林遙有讀書聲。遠鐘出寺千峰應,高鐸先雞半夜鳴。驚起枯禪眠不穩,自攜孤影月邊行。
新涼可穿衣,出門造誰家。城頭有高樓,散我兩腳麻。
春暮曉煙圍遠山,山人自得自心閒。世紛不入畫圖里,可入山人詩句間。
一日猶青帝,春光未覺非。飛花雖送送,啼鳥自依依。酒且如流水,吟須到曉暉。明年開歲后,即共對芳菲。
石作墻垣竹映門,水回山復幾桃源。毛飄水面知鵝柵,角出墻頭認鹿園。
乾坤紙上黑騰騰,爪股風雷墨所生。一雨盡歸燒尾德,世間誰識有曹興。
六傳從天下,三山戀晝游。波恬看大海,風動遍遐陬。使節隨丹鳳,嚴程待紫騮。西南仍羽檄,何以借前籌。
扣舷擊節起歌嗚,一榻橫舟小結廬。篆籀古文三代上,丹青妙手六朝初。
千竿修竹雜檳榔,十畝閒園舊辟疆。是處便為參佛地,隔籬還有讀書堂。身前見色原清凈,舌外聞聲自廣長。卻笑東坡太饒舌,無山無水也何妨。
文章隨世作低昂,變盡風騷到晚唐。舉世吟哦推李杜,時人不識有陳黃。
秋暑蒲扇搖不斷,新荷出水露珠乾。晚涼吹夢瀟湘去,月照微波素影寒。
流落天涯老病身,歸心一點逐新春。故人少借論思口,放我山林作散人。
為看分秧有此來,雨前才得一登臺。水波白點群群鳥,煙徑黃垂樹樹梅。南渚風生歌調起,北山云盡畫圖開。獨憐豐麥今無望,賦罷田家閣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