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二首
山行確犖趁云程,食寢無多但有名。作夢方成雞喚起,加餐未竟馬催行。鼓風飛壒渾無際,敲日吹炎似有聲。埃息火流知不晚,依然六幕自澄清。
視印宜春一月過,寧知平地起風波。未成黔突真如傳,俄復脂車去似梭。雖快徵君還北牖,卻思太守類南柯。流行坎止何須問,似覺閑中所得多。
山行確犖趁云程,食寢無多但有名。作夢方成雞喚起,加餐未竟馬催行。鼓風飛壒渾無際,敲日吹炎似有聲。埃息火流知不晚,依然六幕自澄清。
視印宜春一月過,寧知平地起風波。未成黔突真如傳,俄復脂車去似梭。雖快徵君還北牖,卻思太守類南柯。流行坎止何須問,似覺閑中所得多。
在山間崎嶇的小路上趕路追逐著行程,飲食和睡眠都很少,只是徒有其名。剛進入夢鄉就被雞叫喚醒,加餐還沒吃完又被馬催促著前行。大風卷起塵土彌漫無邊際,烈日炎炎仿佛有聲響。等到塵埃落定、暑氣消退不會太晚,天空依然會恢復澄澈清明。看著宜春的官印一個月就過去了,哪里料到平地里會起風波。還沒把爐灶的煙囪燒黑就像傳說中那樣匆匆離開,很快又駕車像梭子一樣離去。雖然像征君一樣快意地回到隱居之所,卻又想起做太守的經歷如同南柯一夢。人生的順逆何須去追問,似乎覺得在閑適之中收獲很多。
確犖:形容山路崎嶇不平。
趁云程:追逐行程。
食寢無多但有名:飲食和睡眠很少,只是空有其名。
加餐:增加飲食。
鼓風飛壒:大風卷起塵土。壒,塵埃。
敲日吹炎:形容烈日炎炎。
埃息火流:塵埃落定、暑氣消退。
六幕:指天地四方。
視印:看著官印,指任職。
黔突:煙囪熏黑,指久居一地。
脂車:給車軸涂油脂,指駕車出行。
徵君:被朝廷征召的人。
南柯:典出《南柯太守傳》,比喻富貴得失無常。
流行坎止:順流而行,遇坎而止,比喻順利或不順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為官期間經歷了仕途的變動。可能因某些原因在宜春任職不久就遭遇波折,被迫離開,從而在旅途中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慨。
這兩首詩主旨圍繞旅途奔波和仕途波折展開。突出特點是將生活場景與人生感悟相結合,以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仕途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個人情感價值。
一間素壁倚秋風,卻擬巢林雪半空。鍊得身形清似鶴,望來劍氣白于虹。洞簫窅窕留云住,牖戶綢繆許月通。更識船如天上坐,孤飛只合剡溪中。
竹絲籃里白魚肥,日落江頭換酒歸。只恐明朝江雪凍,老妻連夜補蓑衣。
暮醉朝醒度浹旬,清時人物上元春。席前雅調聲聲穩,方外諧談字字新。六代興亡駒過隙,十年離合雁來賓。不堪回首東州路,云白山青一愴神。
楊柳一片無情碧。楝花風后無消息。卻有病懨懨。鎮日垂翠簾。簾外春夢幻。除是流鶯喚。喚也不能歸。落花吹作泥。
水狗噴煙罩玉軒。火牛入海種芝田。白蓮花朵間青蓮。碧眼胡僧眉拂地,霜毛兔子角沖天。如來圓相本來圓。
曉來悵立章江邊,一堤垂柳籠遠煙。臨風我自歌古調,翻飛鷗鷺落我前。千載相知只俄頃,悠悠宿緣誰記省?蘭汀蕙渚曾棲遲,水佩山鬟同消領。游絲裊夢云影輕,何處弦管傳悲聲?望極翠靄迷茫處,淚彈空際飄紅英。浩蕩波卷連天雪,恍見仙子殊奇絕。欲往尋之渺音塵,伴人惟有林梢月。
春日探奇勝,晴巒入望來。翠屏千丈列,石竇一泓開。促坐爭長技,分曹命巨杯。山靈應自喜,桃李映莓苔。
經歲相思一夕酬,辛夷車轉絳河秋。漢皇若指雙星滅,省得瓠瓜夜夜愁。
群動各矜奮,爾獨聊優游。引頸欲出穴,忽縮尋無由。物資爪牙利,一飽才能謀。爾形獨何殊,宜有餒死憂。乃能樂清夜,和我商聲謳。
聞訃驚相怛,名門失女宗。子成新進士,家出舊司農。弦斷傷琴意,塵生暗鏡容。不堪埋玉處,風木正鳴冬。
浪跡天涯久,春風意故鄉。江云隨去棹,夜月照行裝。綠柳遷黃鳥,青山帶夕陽。都門南□路,別后漫相望。
峨舸大艑碧波間,遍截玲瓏稛載還。最是三吳多好事,家家分得洞庭山。
天涯骨肉久離居,京國風塵鬢欲疏。娛日強傾開歲酒,憶家頻看隔年書。路通一水花開里,門掩千峰木秀初。便擬邀君此時發,歸舟同食楚江魚。
離離原草淡斜暉,游子天涯尚未歸。一段秋光誰管領,花開花落付鶉衣。
舞館簪蛾,譙門試角,疏燈時弄春影。曉檐鐵馬敲晴,夜箏錦鴻送冷。銅駝陌上,早官柳輕黃籠暝。料小樓、一枕微酲,已被暖寒欺醒。花信阻、鎖窗慣靜。芳事杳、翠衾倦整。晚妝似怯梅鈿,舊香尚凝篆鼎。朱門雙掩,向斗鴨闌干慵并。待灞橋、重暖新壚,擬約茜桃蘭艇。亂雨敲窗,深燈暈壁,孤屏相對吟影。醉余夢蝶難尋,起來睡鴛較冷。東風急處,又卷得殘云催暝。奈暗愁、忽到梅邊,夜半粉香熏醒。門正掩、暮簾乍靜。花未鬧、小車預整。斗茶尚憶分曹,賦詩更聯古鼎。春衫慵試,怕誤了金鞍相并。待小桃、開滿前溪,且踏武陵漁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