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清浪灘
揚帆愛風駛,下瀨喜灘急。
龍涎激秋雨,濺使青天濕。
操縱勞長年,屏息蒼鷹立。
一石捩一篙,心手妙相入。
借勢得分寸,雷車翻欻歙。
弄雪跳珠花,臥聽鮫人泣。
揚帆愛風駛,下瀨喜灘急。
龍涎激秋雨,濺使青天濕。
操縱勞長年,屏息蒼鷹立。
一石捩一篙,心手妙相入。
借勢得分寸,雷車翻欻歙。
弄雪跳珠花,臥聽鮫人泣。
揚起船帆喜愛著順風行駛,順流而下喜歡那灘水湍急。龍涎般的浪花激起如秋雨,飛濺起來仿佛把青天打濕。船工們長年累月辛苦操船,屏息靜氣像蒼鷹站立一般。每遇到一塊礁石就撐一篙,心和手配合得十分精妙。借助水勢爭取那一分一寸的前進,如雷車般的浪濤瞬間翻騰。船邊浪花似雪珠跳躍,我躺著仿佛聽到鮫人哭泣。
下瀨:順流而下。瀨,湍急的水流。
龍涎:這里形容浪花。
長年:船工。
捩:撐船時使船改變方向。
欻歙(xū xī):指浪濤翻騰的樣子。
鮫人:傳說中生活在水中的人魚,哭泣時會落淚成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乘船經過清浪灘時,被急流險灘的景象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水運較為發達,行舟是常見的交通方式,詩人借此詩記錄下這段特別的經歷。
這首詩以行舟下清浪灘為主題,生動描繪了灘水湍急、船工操舟的驚險場景。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生動,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藝術表達。
早歲苦憂患,況茲抱沉疴。展轉不能寐,夙夜如枕戈。骨肉交相持,朋友亦屢過。感時寒燠易,無乃久愆和。石閭有三秀,昆丘多玉禾。達人貴知命,永言心匪他。
十騎聯鑣入郭遲,從教斜日過棠梨。候門稚子牽衣笑,今日先生有好詩。
迢遞三河路,凄涼九月天。遠山迷草木,平野少人煙。對景情如醉,浮居日似年。壯懷消不得,沽酒且陶然。
荒亭三徑長芙蕖,何物朝來長者車。疏草舊傳青瑣闥,干旌今枉白云廬。檐空種竹深成巷,窗靜來禽宛傍書。盛世亦知無缺補,歸朝封事問何如。
東坡科名豈偶似,東里相業再見之。群鳥總依儀鳳集,四海直是巨鰲支。曾逢后車載八十,寧許左丞私二宜。秋旻湛湛夜如洗,南極分明騎尾箕。
別起高樓臨碧溪,繞樓青山云約齊。陽山獨出眾山上,卻立陽湖西復西。天風吹山屼不起,倒落芙蓉明鏡里。影娥池上曲闌干,遍倚秋光三百里。白云不化五彩虹,化為天矯之白龍。一朝挾子上天去,霈澤下土昭神功。土人結祠倚靈洞,雨氣腥翻海波動。紙錢窣窣蜥蜴飛,女巫擊鼓歌迎送。茲山本是秦馀杭,越兵晝獲夫差王。不知誰是公孫圣?空谷答聲吳乃亡。只今此地愁云黑,鐵馬將軍金作勒。漢蛇曷識劍雌雄,秦鹿應迷路南北。山下花開一色紅,花下千頭鹿養茸。銜花日獻黃面老,挾群時入青蓮宮。聞道青霜落林谷,斤斧丁丁驚鳥宿。千年白鶴忽飛歸,失卻長松舊時綠。君今坐看樓上頭,析韻賦詩浮玉舟。憑高一覽青未了,底事仲宣生遠愁。明朝更踏東山路,傀儡湖中觀競渡。酒花滟滟泛昌陽,醉歸扶上樓頭去。
并門遙望思如何,縹緲棠陰十郡多。鹵簿北風辭粵嶠,樓船西日渡汾河。青萍謁帝龍光近,彩筆懷人雁字過。上考吳公元第一,題詩能到舊煙蘿。
風雨蕭蕭作晚涼,山城松桂發天香。蘭湯沐罷尤清快,一枕江南歸夢長。
茭尾蒲芽水新足,沙暖小桃紅夾竹。誰家燕燕倦東風,戢翼畫梁春睡熟。螭頭舫子載?醁,勿惜千金買詞曲。明朝風雨蔽九川,千里江南芳樹綠。
草露垂垂白,溪泥腳腳深。槿籬藏吠犬,桑蘙漏棲禽。食匕驚浮世,鞭梢度寸陰。利名幺么得,會是死灰心。搖落秋無賴,追隨月結緣。褐衣寒未授,櫪馬老先顛。客思淮云遠,鄉魂越鳥邊。荒唐故時叟,曳尾想遺阡。
看開宇宙誰人事,白晝天涯此日頭。雁過故驚囚榻夢,一聲涼夜送高秋。
丹鳳樓前返羽車,清詩滿袖出京華。雕蟲徒刻三年楮,補袞應餐五色霞。太白晚傳青綺帔,元種早授玉門砂。要知不隔金閨步,常是相從太極家。
青冥漠漠思迢迢,爆竹頻催雪未飄。畢竟歲除回暖律,一痕春影上新桃。
玉館朱城柳陌斜,宋京燈月散煙花。門外香車若流水,不知青鳥向誰家。
神姿骨氣故森森,霜雪何為旦暮侵。伏櫪未忘千里志,追風難遂百年心。老能識路莫相顧,少已失群誰與尋。昨見馳駒試春草,仍將夙愿寄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