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首 其五
六客同游一醉鄉,
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
唱和爭尋警策忙。
薦酒月陂林果熟,
發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談麈,
襟袖無風亦自涼。
六客同游一醉鄉,
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
唱和爭尋警策忙。
薦酒月陂林果熟,
發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談麈,
襟袖無風亦自涼。
六位老者同游于這令人沉醉的鄉野,并非世俗所說的狂放不羈。追賞游宴共慶太平盛世已久,互相唱和爭著尋找精妙詩句。用月陂林成熟的果實佐酒,取金谷清冽的泉水烹茶更香。在千年古松下揮動拂塵清談,衣襟衣袖無風也覺自然清涼。
六客:指參與同游的六位老者,當為退居洛陽的耆舊士大夫。
醉鄉:令人陶醉的宴游或自然之境,非指飲酒沉醉。
流俗:世俗之人,此處指不理解雅集之趣的普通人。
警策:原指馬鞭子,詩中指精妙警辟的詩句。
薦酒:以某物佐酒,此處指用月陂林的果實配酒。
發茶:烹茶、煮茶。
談麈(zhǔ):古人清談時手持的拂塵,尾端以鹿尾裝飾,代指清談。
麾(huī):同“揮”,揮動。
此詩為邵雍應王安之(疑為王拱辰)邀請,和其《六老詩》而作。北宋中后期,文彥博、富弼等元老退居洛陽,組成“洛陽耆英會”,詩中“六客”或指此群體。創作于社會相對穩定時期,反映了士大夫退隱后雅集唱和的生活。
詩記六老同游唱和之事,通過宴飲、烹茶、清談等細節,展現太平盛世下文人雅集的閑適之樂,語言平淡而意蘊悠長,是宋代士大夫退隱生活的生動寫照。
洛陽麗春色,游俠騁輕肥。水逐車輪轉,塵隨馬足飛。 云影遙臨蓋,花氣近薰衣。東郊斗雞罷,南皮射雉歸。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今夜永,說劍引杯長。坐擁地爐生石炭,燈前細雨好燒香。呵手理絲簧。 君且住,爛醉又何妨。別後相思天萬里,江南江北永相忘。真個斷人腸。
王,計爾應姓田。為你面撥獺,抽卻你兩邊。 ——甘洽 甘,計爾應姓丹。為你頭不曲,回腳向上安。 ——仙客
畫角城頭曲未終,十年哀怨萬方同。 黍離正恨傷周切,章甫翻憐適越窮。 黃葉空山僧舍雨,滄浪衰鬢釣絲風。 閑愁欲遣三千斛,濁酒寧辭一百筒。
千尺盤桓到上方,云居蕭索實堪傷。 趙州關外秋風冷,佛印橋頭夜月涼。 唐宋碑題文字古,蘇黃翰墨蘚苔蒼。 最憐清凈金仙地,返作豪門放牧場。
兩岸月橋花半吐。紅透肌香,暗把游人誤。盡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態度。何事枝頭,點點胭脂污。莫是東君嫌淡素。問花花又嬌無語。
慷慨君酬國,奔逃我喪家。 陸沈同一壑,淵涉眇無涯。 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 蒿萊連雉堞,落日噪棲鴉。
馮夷微怒,被鮫人水府,織成綃縠。何處飛來雙白鷺,點破一溪寒玉。岸柳煙迷,海棠酒困,贏得春眠足。憑欄搔首,為誰消遣愁目。遙想居士床頭,竹渠新雨。溜甕中春醁。不惜千鐘為客壽,倒臥南山新綠。晚月催歸,春風留住,費盡紗籠燭。恍疑仙洞,夢游天柱林屋。
陽關西路,看垂陽客舍,嫩浮波縠。寶馬嘶風人漸遠,隱隱歌聲戛玉。踏遍春山,歸來高臥,笑濯滄浪足。孤鴻天際,斷霞搖曳心目。香露飛入壺中,仙家九醞,釀百家醽醁。一朵巫陽休悵望,且看家山眉綠。歌罷風生,舞馀花顫,鳳髓飄紅燭。瑤臺月冷,夜歸斗掛銀屋。
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翠深里、猿呼鶴應,短墻低屋。麥影離離翻翠浪,泉聲нн敲寒玉。怪夜來、有蟻出糟床,篘新綠。和月種,南陽菊。饒云買,淇園竹。任蠻爭觸戰,世間榮辱。兩目未消憑遠恨,一筇費盡登山足。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鱸魚熟。
山白鳥忽鳴,石冷霜欲結。 流泉得月光,化為一溪雪。
江南仲秋天,驔鼻大如船。雷是樟亭浪,苔為界石錢。
緇客幽棲常苦吟,水邊松下靜愔愔。 有時一室焚香坐,不以詩情廢道心。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夢怕愁時斷,春從醉里回。凄涼懷抱向誰開?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 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