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作二首 其一
云海茫茫里,乘桴亦快哉。
帆飛天上去,人向日邊來。
水遠高于岸,濤奔響似雷。
黃昏陰火出,仿佛見銀臺。
云海茫茫里,乘桴亦快哉。
帆飛天上去,人向日邊來。
水遠高于岸,濤奔響似雷。
黃昏陰火出,仿佛見銀臺。
在茫茫云海之間,乘木筏渡海也令人暢快。船帆仿佛飛向天際,行船人似朝著太陽駛來。海水遠高于岸邊,波濤奔騰聲如雷鳴。黃昏時陰火浮現,隱約可見銀色的樓臺。
乘桴(fú):桴指竹筏或木筏,此處指乘船渡海,化用《論語·公冶長》“乘桴浮于海”之意。
陰火:海中因磷蝦等生物發光或月光折射產生的光影現象,古人多視為奇異景象。
銀臺:傳說中海上仙宮,或指月光、磷光映照下水面如樓臺的反光。
推測為詩人渡海途中所作,可能記錄真實航行經歷。古代渡海風險高,詩中“快哉”體現豁達心境,奇景描寫或反映對未知海域的好奇。
全詩以渡海為線索,描繪海天壯闊之景與航行體驗,將現實觀察與浪漫想象結合,展現詩人開闊的視野與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
負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深樹流鶯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著枝猶有露華腴,誰把紅紗罩玉膚。龍眼也隨君并熟,一生空作荔枝奴。
鐘山龍戰正玄黃,鐵甲鋼城鎖大江。浪涌危云天作色,鞭投巨水地尤慷。楫邊狂火燒吳壁,垓下哀歌笑楚王。檢點河山揮一袖,炫天灼日立扶桑。
登高丘兮騁望,耿余懷兮太息。昔人兮眇綿,嘅千古兮一日。彼七雄兮虎斗。肆游談兮輻湊。捭闔兮縱橫,嗟仁義兮莫救。列館兮筑宮。有來兮充充。詒謀兮未遠,哀望諸兮不終。茍士修兮信美。豈千金兮能致。戔戔兮賁丘,何衒玉兮求貰。曦亭亭兮野蒼。風蕭蕭兮落木黃。鳥群飛兮爭棲,鴻冥冥兮高翔。
路指沮漳散馬蹄,園林芳潤稱幽棲。淺山有勢藏杉冢,細水無聲過稻畦。病暍久忘河朔飲,貪眠常惡汝南雞。莫嗟六轡多匆遽,猶暇尋詩泚筆題。
連閫歌鐃日,深宮動樂晨。乾坤將厭殺,城野共還春。夜影銷欃焰,朝書出戰塵。尚期三捷至,先系百渠陳。
化機浩浩不曾停,剛見群龍面目成。誰道名齋無此意,江門月上看潮生。
西湖斜日凈風煙,北嶺苕蕘出半天。磴道乍從空外轉,樓臺已入鏡中懸。塔分西域銅瓶勢,石紀秦官錦纜年。白社但須彭澤酒,青山不用華家錢。波搖玉樹堪雙映,月上珠林好獨眠。我輩自狂君莫訝,平生未敢謬周旋。
仙木凌云擁畫堂,重簾窣地映青陽。舊家人物今誰健,閒處光陰此更長。花亞錦屏催送酒,煙斜石鼎看添香。八千亦是人間歲,況有斑衣侍尚方。
嵩高云氣晚嵯峨,清洛西風咽急波。水色山光渾似舊,宋家陵墓夕陽多。
自是三郎溺燕私,千年禍水說蛾眉。驪姬殺子九齡去,妾在壽王宮里時。
溪上青山抱郭回,濛濛煙雨暗樓臺。平原日暮牛羊返,遠路風高鴻雁來。斷續砧聲何處響,凄涼菊蕊為誰開。知君獨抱憂時苦,我亦深同杜老衰。擾擾風塵滿眼愁,乍寒天氣怯深秋。齏鹽況味聊堪守,竹帛功名不用求。今日聞雞無祖逖,當年夢蝶有莊周。自慚衰老將歸隱,二頃還須為鶴謀。
清時有隱者,自汲還自耘。翳然茅屋上,一片堯時云。
昨來一雨斷人行,恰則晴時云又生。梅月如何休得雨,麥秋卻是要它晴。
歲暮猶難理亂麻,洪爐此夕斗霜華。幾聲爆竹驚回夢,未到藍橋望雪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