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庵
虛空迸裂海乾枯
人在漚花影里居
合眼黃昏開眼晝
月明何許上珊瑚
虛空迸裂海乾枯
人在漚花影里居
合眼黃昏開眼晝
月明何許上珊瑚
虛空仿佛迸裂,大海已然干涸,人居住在如泡沫般虛幻的光影之中。閉上眼睛便是黃昏,睜開眼睛就是白晝,明月不知何時已爬上了珊瑚枝頭。
漚花:泡沫,水中氣泡,常比喻短暫虛幻的事物。
迸裂:破裂,裂開。
何許:何處,這里指不確定的時間或位置。
珊瑚:海中的珊瑚蟲化石,此處或指海中的珊瑚樹,亦可能象征珍貴而脆弱之物。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對人生、世界本質的沉思之際,通過極端化的自然景象與日常化的感官體驗結合,傳遞對“幻”的哲思,可能受禪意或道家思想影響。
全詩以“幻”為核心,通過自然劇變與生活細節的對比,揭示世事無常、人生如幻的主題,語言簡潔而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
清溪漫飛絮,策蹇疑無路。不為探梅花,誰肯沖寒去。
闔閭城外花如煙,洞庭山下水連天。安得弄花緣水去,與君同上木蘭船。
共醉荊溪酒,不論杯淺深。定交從此日,識面早知心。久缺寒溫問,忽聞長短吟。玉霄亭下路,幾夜夢相尋。
暮紫峰頭別有春,百花開處接芳鄰。金鐏盡醉登龍客,世味寧消嚼蠟人。竹杖看云容散誕,鬢毛添雪更精神。愿君得似松間鶴,長伴閒僧作主賓。
時哉臘后立春前,散作人間大有年。會合風云灑天外,不須只在蜀山川。
名實于人不可誣,馬牛我亦受人呼。世間物化多難曉,誰謂此君為此奴。
王孫盤薄。馬夏棱棱馀一角。翠古巖幽。閱世何因更遠游。照沙依水。陵谷銷沈寧有此。故國溪山。未許時人冷眼看。
十二珠簾繡帶垂。柳煙迷暗楚江涯。自攜玉笛憑丹梯。寫恨鸞箋凝粉淚,踏青鴛襪濺金泥。落紅深處亂鶯啼。
晝瑣深宮鶴夢遲,御階花木接瑤池。月明獨照長生殿,無復尊前捧玉卮。
一代循良共此堂,三峰新峙石蒼蒼。欲知砥柱東南意,海不揚波致越裳。
旋研花露試新妝,惹得游蜂上下狂。羞把香紈撲蝴蝶,對人佯整薄羅裳。
繞膝皆黃口,嬰兒復老萊。衣冠時共戲,書卷每爭開。道向靜中見,愁從空外來。無多忠養日,白發莫相催。
蕭寺不勝秋,攜尊盡日游。數行依殿樹,百丈繞階流。蕩葉紋偏蹙,催觴響未收。中官泉下聽,一段御溝愁。
龍眠獵騎云湖菊,筆底風神眼底稀。春日石魚湖上雪,坐憐清賞幾添衣。
隨風飄岸葉,行雨暗江流。居人會應返,空欲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