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送三姊婉靜南歸
吳天遠。雁飛殘月歸期緩。歸期緩。星河一角,纖云四卷。
幽蘭露浥紅芽短。海棠無力煙絲軟。煙絲軟。池塘夢冷,別離魂斷。
吳天遠。雁飛殘月歸期緩。歸期緩。星河一角,纖云四卷。
幽蘭露浥紅芽短。海棠無力煙絲軟。煙絲軟。池塘夢冷,別離魂斷。
吳地的天空遼闊遙遠。北雁南飛,殘月西沉,歸期顯得如此遲緩。歸期遲緩啊,看星河斜掛一角,輕云向四周舒展。帶露的幽蘭濕潤了紅色的嫩芽,海棠花柔弱無力,煙柳的柔絲綿軟。煙絲綿軟啊,池塘邊的夢境清冷,離別的魂魄已然傷斷。
吳天:吳地的天空,指三姊南歸所往之地。
浥(yì):濕潤。
纖云四卷:輕云向四周舒展。卷,同“捲”,舒展。
池塘夢冷: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詩意,此處指離別的清冷夢境。
此詞為送三姊婉靜南歸所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與三姊離別之際,因感于親情難舍而作,側重表達離別的傷感情緒。
全詞以“歸期緩”“煙絲軟”的回環詠嘆貫穿,借吳天、歸雁、幽蘭、海棠等景物烘托離愁,情感真摯深沉,是一首典型的婉約派送別詞,展現了詞人對親情的珍視與離別的無奈。
獨對紅膚久愴神,蠟須巧映蝶須真。
只疑目過曾留彩,未信花飛不感人。
赤玉盤高還捧日,紫霓裳薄不留塵。
長繩可系西飛日,簫鼓還娛不夜春。
把酒東籬欲問公。菊黃何似牡丹紅。依樣看花依樣醉。相對。花香沁入酒杯中。今日花開明日落。蕭索。東風原不讓西風。記得留春無好計。垂淚。秋來著意繞芳叢。
把酒東籬欲問君。十分秋比幾分春。記得春花零落處。塵土。秋英未肯惹黃塵。莫對佳花還墜淚。無味。空教花笑有情人。鏡里星星難整頓。雙鬢。今年已比去年新。
把酒東籬欲問他。秋來底事著愁魔。北地晴天塵不起。千里。一輪明月澹銀河。君道春光容易老。煩惱。送春無計奈春何。寒雨一場霜霰至。憔悴。請君起看有秋么。
把酒東籬欲問伊。忍教辜負菊花時。萬物逢秋搖落盡。爭信。山前尚有傲霜枝。明歲花如今歲好。人老。悲今吊古總成癡。嘗得酒中真意味。沈醉。樽前聽我唱新詞。
酒醒扶頭曳杖行。依依殘照上高城。住得塵寰三十載。堪怪。今秋秋意恁分明。自笑憐花無好計。慣會。山泉汲水供銀瓶。采得黃花歸去后。回首。四山無語只青青。
皇州鶯囀柳條輕,五漏追趨待禁城。
漢倬金莖天闕曉,日華仙仗袞衣明。
肯持列戟辭方朔,入奏凌云謝長卿。
幸綴玉墀鹓序后,蓬茅因得罄生平。
休逞一靈心,爭甚閑言語。
十一年間并枕時,沒個牽情處。
四歲學言兒,七歲嬌癡女。
說與傍人也斷腸,你自思量取。
老境欣逢世路平,
收回神觀遠逢迎。
五更不復趨雙闕,
六鑿都忘任七情。
藜閣同分太乙光,
翩翩風韻屬潘郎。
盥薇昨送新詩句,
蘭氣襲人襟袖香。
蕭寺晨鐘歇,殘星猶向曙。
涼風吹我襟,蕭條櫓聲去。
沙禽拍浪飛,漁父煙中語。
回首數峰青,不見泊舟處。
烹金爐冷歲華更,
此地曾經借路行。
潮滿沙頭起寒雁,
葛藤芽孽又重生。
夜來風雨。悵小園梅萼,飄墜無數。才見花開,又見花飛,轉眼便成塵土。但教落去人知惜,更何必、重幡深護。只愁它、沒個知音,枉自魂銷千古。
日暮。憑高不見,嘆繁華似夢,韶光迅羽。乍雨乍晴,輕暖輕寒,種種惱人情緒。天心到此應難問,漫惆悵、留春不住。看枝頭、點點殘英,空剩寒香一縷。
海上樓船奏暮笳,傷心桑梓在天涯。
江山錦繡開新國,文武衣冠少故家。
楚客共知哀郢苦,宋人未悔畫淮差。
同來避亂君先返,終老東籬莫怨嗟。
盍簪朋酒四筵陳,皎月華鐙一夕春。
隔幔簫聲吹不絕,捲簾花氣坐相親。
恰逢蔣詡開新徑,況有何戡是舊人。
如此風光如此境,為歡那復計官貧。
疊疊銀濤翻雪浪。黯黯冷云飛漲。垂藤古木,石壁高無量。望蓬萊,三山遠,長風蕩。日月雙丸小,來復往。天地渺無涯,窈空曠。
忽有仙舟,一葉乘波放。看鬢眉纖,霞裾敞。滿盤花果,玉瓶貯,蒲桃釀。是廣寒宮,霓裳舞,月中樣。
白兔守筠籠,隨竹舫。猿子采蟠桃,親呈上。
潮平江影見秋山,桑梓程途莽蒼間。
亂后插萸中表共,庭前收橘廣文間。
曲池皓月恒相鑒,高第浮云未可攀。
笑我出門多內顧,片帆西上昨東還。
蜀浙當年貢亦勞,至今惟重建溪毛。
地靈丹鳳銜萱草,水圣蒼虬幻雪濤。
笑指茶星誇小范,愁傷民力嘆袁高。
皇華早晚歸經幄,丁俑應難諫舌逃。
早年馳偉譽,晚歲奮奇才。
奔走千官冗,經綸萬慮開。
忠謀扶日上,切諫挽天回。
大廈方如許,云何柱石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