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丞相祠
時將小至始凄風,錦樹溪山富貴冬。丞相祠前薦浮蟻,將軍嶺上望高鴻。紫云西北三光近,滄海東南萬國通。樂與故人同一醉,欲騎黃鶴從飛龍。
張相新祠何處尋,梅花嶺上最高岑。云封一室藏金鑒,泉滴層階奏玉琴。后世競傳開路跡,當時未盡補天心。李貓聳耳青騾遠,獨立西風慨古今。
時將小至始凄風,錦樹溪山富貴冬。丞相祠前薦浮蟻,將軍嶺上望高鴻。紫云西北三光近,滄海東南萬國通。樂與故人同一醉,欲騎黃鶴從飛龍。
張相新祠何處尋,梅花嶺上最高岑。云封一室藏金鑒,泉滴層階奏玉琴。后世競傳開路跡,當時未盡補天心。李貓聳耳青騾遠,獨立西風慨古今。
時節將到冬至,寒風開始吹起,錦繡的樹木與溪山裝點出富貴的冬日景象。在丞相祠前獻上一杯薄酒,于將軍嶺上遙望高空的鴻雁。西北方紫云繚繞,離日月星辰如此之近;東南方連接滄海,與萬國相通。我樂于和舊友一同暢飲,想要騎上黃鶴追隨飛龍而去。張丞相的新祠到哪里尋找?就在梅花嶺的最高處。云霧籠罩的房間里藏著如金鑒般的智慧,泉水滴落臺階奏響如玉琴般的清音。后世爭相傳頌他開辟道路的功績,當年卻未能完全彌補天心的遺憾。李貓般的奸佞已遠去,青騾的身影也消失不見,我獨立在西風中,感慨古今變遷。
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說指冬至。
浮蟻:酒面的泡沫,代指酒。
三光:指日、月、星。
李貓:唐代李義府柔而害物,時稱“李貓”,此處借指奸佞之人。
青騾:用青騾西去典故,或指遠離塵世、貶謫之跡。
張丞相或指唐代名相張說(封燕國公),其祠多建在其治績顯著之地(如嶺南)。詩中“梅花嶺”或為祠廟所在。創作當在冬日探訪新祠時,詩人觸景生情,結合張說的歷史功績與后世評價,融入個人對時世變遷的感慨而作。
全詩以“尋祠”為線,先繪冬日祠景之盛,再憶丞相功績與歷史遺憾,最后借“李貓”“青騾”典故暗喻世態,于追思中寄寓古今之嘆,既顯張丞相的歷史地位,亦見詩人對歷史規律的深沉思考。
冰溪空歲晚,蒼茫雁影,淺水落寒沙。那回乘夜興,云雪孤舟,曾訪故人家。千林未綠,芳信暖、玉照霜華。共憑高,聯詩喚酒,暝色奪昏鴉。堪嗟。澌鳴玉佩,山護云衣,又扁舟東下。想故園、天寒倚竹,袖薄籠紗。詩筒已是經年別,早暖律、春動香葭。愁寄遠,溪邊自折梅花。
移居仍陋室,人卻賀鶯遷。入戶風兼雨,關門日勝年。一廛常寂寞,數口不團圓。回首家山好,兒時有洞天。寄跡浮塵里,頻驚日月遷。移居才半歲,攣處已三年。自昔行多拙,平生智不圓。倚樓無限意,魂斷夕陽天。
踴躍秋江送此舸,深山衰老亦容過。累朝治化今逾盛,海內才名子正多。何路可階須進士,有君如此忍漁蓑。明年我病扶堪起,倘許同賡舜禹歌。
色見聲求,二俱不是。離聲色外,轉沒巴鼻。石火光中,掣電影里。要見石溪,且莫瞌睡。
應似其人,眼前庭院,果然素樸堪驚。但秋風陣陣,過竹木青青。指山路、依稀尚見,少年才俊,從此長征。忍偏聽、哀樂低回,歸葬名城。覆盆遍舉,慶重生、多少精英?更撥正人心,從頭認識,真理何憑?做事做人焉易?人民記、厚澤深情。嘆無端、身后風波,天上愁縈。
絕域無歸日,炎州列漢官。波聲鄉夢遠,海色淚痕乾。遺澤千秋古,蠻煙百代寒。如今方羨汝,難得是衣冠。
昨宵夢境蕭蕭去。沈思枕畔愁千縷。紫陌系驊騮。依然萬戶侯。倚欄閑對月。相偎說離別。醒后陋椽遮。恒河幾點沙。
曉出銅龍署,暮歸曲水村。座涼心乍貼,觥亂飲初喧。妥尾筠侵閣,長頭客在門。公然去巾屣,奴態亦堪原。
梅花嶺上一麾偏,南北清風二十年。執法如山人可近,守身如玉道能堅。攤書未歇挑燈夜,讀禮曾無閉戶錢。寂寞茅齋期再遇,暫時相送上江船。
柴門緊閉莫輕開,好護庭前一徑苔。最是青蠅真惡客,塵揮暫去又飛來。
荒雞嗥朝暾,攬衣國西門。辭家從軍巳四載,欲歸未歸仍苦奔。王孫曾遭蓮勺困,宣父亦被伐木屯。古人賢圣且如此,今我嵬瑣何足論。行行將何適,四郊盡荊棘。欲留不可留,欲行行不得。歲月無情日崔隤,頭童齒豁心巳灰。中逵撫劍腸欲結,短歌激烈長歌哀。長歌哀,淚盈把,匪兕匪虎在矌野。結愛同心難盡言,況是悠悠行路者。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姓名已冠凌煙閣,杖屨初臨退老堂。任重晉公游綠野,放懷忠獻醉安陽。園林選勝規模遠,丘壑偷閑氣味長。借箸更資恢復策,始應歸此樂時康。扶出離明一洗光,懔然忠義合穹蒼。天教世祖中興漢,人服汾陽再造唐。道大耕莘同至樂,功成釣渭踵遺芳。身為天下安危寄,未許清閑事退藏。
偶隨春婉轉,且愛柳蕭疏。莫隔幽人道,寧妨大隱居。藥闌天不限,花界蝶能逾。好種芭蕉樹,年來看卷舒。
怪石無心險,飛泉得意流。湍狂疑捲電,濤怒不驚鷗。骨瘦玻璃凈,情多曲折浮。醉歌時擊楫,客況盡夷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