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邪三十二詠 其十三 開化寺
架巘及依崖,軒窗次第開。
等為方外客,于此更清懷。
架巘及依崖,軒窗次第開。
等為方外客,于此更清懷。
寺廟建筑橫跨山峰、依傍懸崖而建,窗戶依次敞開。大家同樣是超脫塵世之人,在此處更能有清凈的心懷。
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泛指山峰。
次第:依次,一個接著一個。
方外客:指超脫塵世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游覽瑯邪山開化寺時所作。當時詩人以方外客的身份游歷,在這遠離塵世的寺廟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開化寺的清凈感受。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簡潔地展現了寺廟環境與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超脫生活的追求。
孤抱曾何惜,殘春絕可哀。不成依斗室,復作攬高臺。心與驚鴻逝,書憑夢蝶回。司勛休刻意,意盡恐難裁。近水生惆悵,看天抱苦辛。一閒成落魄,多恨失收身。又做江南客,還逢白下春。春風太輕別,無地著愁人。
五百年方開此山,寒光浮暖濕而乾。明明正是洪濛髓,只恐凡人不肯餐。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可憐先不異枝蔓,此物娟娟長遠生。
自是清都紫府仙,德星躔次劍東川。香浮世界鶯花地,人樂春風燕麥天。元祐賢材名閤近,紹興相業慶基綿。一年一佛為公壽,五百尊成五百年。
離緒。算去年、此際揮手遄征,未抵今年離緒。暗風雨。鎮日飄花亸柳,斷送春歸去。任念遠、寂寞無人閉朱戶。堪羨營巢燕宿。呢喃更無語。問伊何事,拋人恁冤苦。山枕云屏,靨粉唇脂,有分重見與。把往事,從頭數。
寒透珠簾怯曉霜。灰飛緹室驗回陽。坐看紅日上修廊。泉瀉龍頭深泛酒,煙凝象口暖吹香。及時歌舞意何長。
正憂衰老辱金臺,敢望昭王顧問來。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閒章句動風雷。三都節已聯翩降,兩地花應次第開。若比紫髯分鼎足,未聞馀力有瓊瑰。
長城徭役苦咨嗟,澧水偷春隱歲華。有耳不聞秦漢事,眼前日日賞桃花。
少負致君志,蹉跎三十年。恨深孝欽世,氣盡景皇前。自竄長辭闕,投荒遂戍邊。拊膺終有欠,晚節不成堅。吾父潛郎署,趨庭祇教忠。宦途偏不遂,國史忽云終。死所原難覓,時流莫茍同。未求人事盡,可得咎天公。
側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宮滿玉壺。云壑布衣駘背死,勞生重馬翠眉須。
今代麒麟第一功,十年勛德與天通。豈知樂圣銜杯地,長在重溟倒景中。避寵不妨成遠別,養花無意在珍叢。角巾私第何須問,自有公言滿舜聰。
天遣長庚衍瓞瓜,幾年清廟著聲華。九重璿派周麟趾,千里金城漢犬牙。未駕說舟儀列鷺,已麾段笏擊長蛇。堂堂一節鼎鐺耳,豈借西山太史家。
金井生寒,蘚階鋪雪,枝動亂花飄隕。恨景光流迅。焙麝屑、漸覺難銷衣潤。舊情勞暗想,蘭膏灺、倦睫更忍。推衾頻起,永夜坐等,銅壺滴盡。風引。似望里仙山,誤卻紅圍翠陣。語掐新篁,詩題片葉,但留微暈。聞道歌罷繡席,蠟淚堆盈寸。憐羈人誰伴。祗為相思瘦損。
水外山光淡欲無。堤邊草色翠如鋪。綠楊風軟鳥相呼。牛蒡葉齊羅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一聲何處叫提壺。
嬌額尚涂黃。不久時妝。十分輕脆奈風霜。幾度細腰尋得蜜,錯認蜂房。東閣久凄涼。江路悠長。休將顏色較芬芳。無奈花間真若偽,賴有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