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歸九江村舊居先寄親舊
浮家今擬動歸橈,
家在中洲宛轉橋。
菊落秋英頻掃徑,
池平春水漸通潮。
妻兒已解安容膝,
親友難忘是久要。
斑鬢經冬拌白盡,
青山如畫待歸樵。
浮家今擬動歸橈,
家在中洲宛轉橋。
菊落秋英頻掃徑,
池平春水漸通潮。
妻兒已解安容膝,
親友難忘是久要。
斑鬢經冬拌白盡,
青山如畫待歸樵。
漂泊的家庭如今打算搖動歸船的槳,家鄉在中洲那座曲折的橋邊。秋菊的花瓣飄落,我常清掃小徑;池塘春水漲平,逐漸連通潮水。妻兒已經習慣了住在狹小卻安寧的地方,親友最難忘懷的是舊日的約定。斑白的鬢發經過寒冬,甘愿全部變白;青山如畫卷般美麗,等待我歸來砍柴。
浮家:指漂泊不定的家庭,語出《新唐書·張志和傳》'浮家泛宅'。
歸橈(ráo):歸船的槳,代指歸船。橈,船槳。
中洲:水中的陸地,此處指九江村舊居所在的位置。
宛轉橋:曲折的橋。
秋英:秋菊的花。屈原《離騷》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容膝:形容居室狹小僅能容膝,典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審容膝之易安'。
久要(yāo):舊約、舊交,語出《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斑鬢:兩鬢斑白。
拌(pàn):通'拚',甘愿、不顧惜。
歸樵:歸來砍柴,指歸隱田園的生活。
此詩應為詩人漂泊在外、擬歸九江舊居前所作,寄給親友告知歸期。九江村舊居是其故鄉,詩人或因生計或仕途漂泊多年,今決意歸鄉,故以詩傳遞歸心與對親友的牽掛。
全詩圍繞'將歸'展開,從歸程準備寫到舊居場景,從妻兒近況到親友舊誼,最后以'青山待歸'收束,主旨鮮明,情感層次清晰,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人間溫情的珍視,是一首親切自然的歸鄉寄情之作。
路轉芳洲面面風,
回環慚愧刺船翁。
畫橋東北桃花塢,
時有飄紅落酒中。
路轉歌聲杳,
夜深云露濃。
美人行月下,
秋水汎芙蓉。
千里關山隔。痛慈顏、仙游去也,今生永訣。寒食棠梨風共雨,又是期年使節。盼一拜、靈帷難得。寸寸柔腸非劍斷,更行行、清淚如珠滴。精衛恨,杜鵑血。
星移物換堪愁絕。悵而今、南云回首,頓傷疇昔。飄渺予懷天際遠,潦倒自憐羈客。況塵世、升沉難必。聚散浮鷗無定影,嘆流光、瞥眼如駒隙。窮途感,與誰說。
韓子文同孟氏醇,
陳言去盡只天真。
君詩費卻雕鐫力,
筆下應誇自有神。
綠意紅情倍愴神,幾分煙景幾分春。
癲狂柳絮忙于我,輕薄桃花笑向人。
山好云留詩作畫,波搖幻象夢疑真。
峭寒驀地渾無際,滿目濃陰罩錦茵。
文昌西郭居,修竹閉環堵。
琴樽不復存,青蓮開梵宇。
塵紛晦遺像,粉繪才可睹。
拜奠愧無言,長哦君樂府。
兩腳捎空欲弄春,
一人頭上又安人。
不知終入兒童手,
筋骨翻為陌上塵。
種心心與愛花殊,
日掩重門一事無。
隨意栽培隨意長,
何須檢點費工夫。
一路溪蘋浮碧,四山木葉飄黃。
畫槳銀帆斜弄影,順風送我輕航。
燒燭衙齋夜話,新詩觸手生光。
杯泛烏程酒釅,爐煎顧渚茶香。
醉立彎環斜月底,猶余小杜清狂。
莫遣水嬉娛客,鬢絲已點秋霜。
絲絲社雨濕湖涯,簇蝶羅裙小隊偕。一徑蘼蕪春不掃,風前齊試踏青鞋。
酒家半住綠楊津,日日湖頭采紫莼。畫出醉鄉煙景好,柳花風滿一簾春。
先帝遺弓劍,排云上紫清。
同時受顧托,今日見升平。
我有集仙經始在,勞君一到為重脩。
茶煮鴉山雪滿甌。
鶴樓試望晴霞斷,鸚渚行吟綠蕙春。
世事回看盡惘然,
城南風物最堪憐。
疏鐘曉寺曾燈火,
屈指于今是幾年。
村舍留人眼,魚梁枕水低。
林長共澄映,云細得端倪。
山影鳴榔遠,蘆根下栫齊。
閑心分物色,坐待日平西。
亭亭扶桑樹,蟠結滄海東。兩干連根株,散作金碧叢。
羲和蘊靈巧,分得造化功。尋常出異繭,狀與甕盎同。
彌羅暨靈池,一見皆下風。誰能拔其尤,置向文房中。
制成五色錦,上獻蓬萊宮。
東藩好樓臺,壯觀臨海嶠。朱簾捲風月,有景供詩料。
使君事幽尋,到處一登眺。心閑眼界寬,忘卻在邊徼。
仲宣聊消憂,阮籍幾長嘯。醉來亦狂吟,不作相思調。
遙遙望京師,歸興先飛鳥。
何日山中,真結三間茅屋。更周遭、千章山槲。客稀睡足。人幽影獨。映虛窗、晚峰添綠。
抱膝無營,并絕周妻何肉。有春畦、芹香堪斀。松聲謖謖。溪聲續續。問從游、白鷗蒼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