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錢處和大資四首 其一
迷云公已性天開,
雙澗相逢若再來。
二老果能如洛下,
固宜慧遠賦優哉。
迷云公已性天開,
雙澗相逢若再來。
二老果能如洛下,
固宜慧遠賦優哉。
您已撥開迷茫之云,天性豁然開朗,在雙澗相逢好似是舊友重逢。兩位老者若能像洛陽的賢士們一樣,那自然適合像慧遠那樣寫下優游自在的篇章。
迷云:迷茫之云,喻指困惑、迷茫的狀態。
性天開:天性豁然開朗。
雙澗:可能是具體的地名。
二老:指詩中提到的兩位老者。
洛下:洛陽,歷史上有不少賢士在洛陽相聚交流。
慧遠:東晉高僧,以其文學才華和閑適的生活著稱。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作者與錢處和相逢之時。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作者看到友人擺脫困惑、心境開闊,便寫下此詩表達贊賞與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心境轉變,突出了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它以簡潔的語言和巧妙的用典展現出一定的文學價值,體現了作者對高雅生活的向往。
朝來群雀鳴,飲啄在咫尺。謀生我太勞,萬里長為客。
一覽滄溟,無邊空闊,遙天幾簇云奔。驀狂飆倒卷,白日都昏。瀾回水立沖天濕,送孤帆欲渡龍門。有人彈亸髻,蓮窗危坐,弦撥金昆。衫袖盡上潮痕。看魚龍舞罷,浴出金盆。有松醪一盞,遙酹天根。姮娥寂寞清虛府,問波濤可許平吞。茫茫誰省錦衾角枕,飄落驚魂。
湘南長憶崧南住。只怕失約了巢父。艤歸舟、喚醒湖光,聽我蓬窗春雨。故人傾倒襟期,我亦載愁東去。記朝來、黯別江濱,又弭棹、蛾眉佳處。
青山如黛草萋萋,古寺殘鐘隔遠溪。客散長亭天色晚,兩行煙柳灞橋西。
春難度。紅梢梢,尋縷縷。朝披煙,暮結雨。勸君飲酒莫用訴。春難度。
空巖深峻可棲真,猛虎溫馴異類親。正節天師時憩此,逍遙忘返詠章新。
荒涼廢圃秋,寂歷幽花晚。山城已窮僻,況與城相遠。我來亦何事,徙倚望云巘。不見苦吟人,清樽為誰滿。
蘭亭脩禊處,愛爾好林泉。閉戶不曾出,讀書渾少眠。青山秋氣蚤,綠樹午陰圓。何日期相過,西陵一問船。
開元古壇主,老至律精嚴。洗缽魚游水,開門鶴入簾。拾薪供茗具,滴露寫經簽。已悟如來意,看花不用拈。
郎今落海濱,儂亦可憐身。不見昌陽草,何曾生要津。儂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雖則隔江水,思心日萬里。昔別于何時,十載參與商。豈是無所見,狼嘴夜夜張。夜夜撫素琴,惻惻生怨慕。枯桐在膝上,梧子在何處。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蓮女。海上無芙渠,誰則識蓮子。低頭摘荷葉,舉頭看月光。歸來覓剪刀,為歡制衣裳。終日對海棠,終夜不成寐。何以不成寐,花開儂獨自。登樓看雙星,蜘蛛在樓角。綿綿腹中絲,求匹不能得。歡去一何久,歡來一何晏。來時何所贈,雙雙云錦段。
湖山景物亦相知,豈獨紗巾壞衲師。喜我遠來何以見,夜來湖水滿平堤。
帝業鴻基重北京,居庸厚拱壯金城。山河平挹乾坤大,宮殿高居日月明。萬歲嵩呼山岳動,九天韶奏鳳鸞鳴。今皇化育敷中外,四海朝元誦太平。
天風觸萬竅,小大皆有聲。律呂與懸匏,嘈嘈同一鳴。人情有所鐘,聲氣為之使。無知而強聒,則亦懸匏耳。
亭館初同宴,煙蘿別一家。依依檐際雀,澹澹雨中花。
彩云何事,現一雙人影。十二欄干碧城迥。憑上清,淪謫小劫經過,者歸夢,應有碧桃花省。明珠擎掌上,化作涼蠶,老了青青謝公鬢。試問汝前身,莫是瑤池,有小字,自然能證。望天上茫茫,蕊珠宮,可風馬云車,再來塵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