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 和皇甫松
花事了,猶見美人蕉。著得一雙新蠟屐,任教風雨各瀟瀟。獨上小紅橋。
秋千架,風軟飐雙旌。樹樹垂楊飄墜絮,月明歌舞動春城。花底夜聞笙。
花事了,猶見美人蕉。著得一雙新蠟屐,任教風雨各瀟瀟。獨上小紅橋。
秋千架,風軟飐雙旌。樹樹垂楊飄墜絮,月明歌舞動春城。花底夜聞笙。
繁花凋謝,仍可見美人蕉。穿上一雙新蠟木屐,任憑風雨各自瀟瀟作響。獨自走上小紅橋。秋千架旁,微風輕柔吹動雙旌。棵棵垂楊飄著柳絮,明月下歌舞熱鬧了整個春城。花叢中夜里能聽到笙樂聲。
花事了:指花期結束。
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色艷。
蠟屐:涂蠟的木屐。
瀟瀟:形容風雨聲。
飐(zhǎn):風吹物動。雙旌:這里指秋千的兩根繩索。
墜絮:飄落的柳絮。
春城:指春天的城市。
笙:一種管樂器。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詞可能創作于一個春日夜晚。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繁華的時期,人們有閑情逸致進行歌舞等活動。詞人或許在這樣的氛圍中,既有對美好春景和熱鬧場景的感受,又因自身的心境而產生了一絲孤獨。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春夜的景象與氛圍,其突出特點是動靜結合、視聽交融地展現畫面。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也體現了詞人細膩的觀察力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羅浮杳何處,滄海望無垠。步武連兄弟,嘯歌同友人。幾莖黃竹杖,十里綠莎茵。一枕峰頭夢,悠然隔世塵。
高衢牢落亂離情,三畝儒宮野草生。火后壁經蝌蚪缺,鋤殘筆冢蠮螉鳴。黃云脫屣留芳躅,白發峨冠想濯纓。世去百年居又近,自傷遲暮道無成。
一宿山中寺,王郎兩月情。榻云春坐煖,窗月夜看晴。茗供新分水,鐘聲遠隔城。知微請題畫,政及我詩成。
挪藍春水暖初流,擘絮晴云濕未收。相約杖藜同步出,有詩多在小橋頭。
浴蘭同故事,戲草楚遺風。不是天家意,勤勞念女紅。洞戶花陰淺,天階日景遲。粽成八九子,縷結就千絲。蟠桃映砌晨煙薄,紫桂凌霄晝露晞。窈窕漢宮三十六,齊將綵縷祝坤闈。暑服初頒五柞宮,內墀佳氣郁蔥蔥。須知海宇升平事,半是關雎輔佐功。方均寶笈千齡藥,又賜金盤五色瓜。從此仙源深福遠,綿綿不獨頌周家。
客子山行不覺風,龍吟虎嘯滿山松。綸巾一幅無人識,勝業門前聽午鐘。
才初看君栽小園,已報新花著桃李。感時眷物情何多,發詠長篇托興比。為言桃李富花實,君子盛德尤所似。茜茜相倚臨芳辰,輔導春功如宰揆。旁有百卉爭妍舒,特煩花匠施劂剞。誇紅斗紫亦可憐,各事繁華一時爾。繁盛寧將此花同,令人慕玩狂不已。羲和奔御催春歸,祗得銜杯且歡喜。君看灼灼枝上英,半雜泥塵成落蕊。盛衰不獨草木然,人事悠悠盡如此。
高樓一老喜逢辰,好語真宜對酒溫。眼底流塵仍蔽野,風前眾樹幸依門。應憐少日茫茫感,盡作中心淡淡痕。微醉更書名子說,試攜軾轍與深論。
傳柑曾賜洞庭芳,遙憶甘香夢里嘗。幸得右軍分二百,傳來卻染令公香。
白云飛不去,擲筆此亭幽。星宿垂芒在,蟲魚汗簡留。識奇空白首,招手即丹丘。欲展青氈臥,荒生霹靂愁。
清露濕衣袂,空庭夜正深。蟲聲緣砌久,螢火落墻陰。靜憶為童事,悲生向老心。誰堪共明月,坐聽美人琴。
故國松楸里,君臣幾杜鵑。臥龍成白首,躍馬已黃泉。風雨悲寒食,干戈失墓田。先人薇蕨在,采采暮云邊。
弘農陶泓大叫笑,山人鑿破混沌竅。崖崩峽坼端水乾,出實入虛窮窈窱。載魂抱魄頑不頑,次第運轉涳濛閒。飛光耀目動權貴,明駝領取出梅關。一卷礧砢見遺擲,山人得之深賞識。大璞不琢由天然,天君獨運非人力。紫羊迎刃露肝膽,鴝鵒披沙偷覷眼。青花絢采煙霧霾,黃龍吐氣卿云爛。三瞻四顧幾經營,一圓一方胥有情。婆娑火蠟發光怪,皮膚剝落存晶瑩。琢成貯以流黃錦,出入與俱瞑與寢。晴窗疏注媧皇書,煉石補天天斂衽。琶洲高士徐鐸愚,囊中傾出靈蛇珠。一唱三嘆盡刻畫,山人持入山僧廬。老眼摩挲觀不足,隨聲答響呈幽獨。有人問我山人誰,陳子臣張號王屋。
東吳霸業已成然,渡口瓜畦澤未乾。為問曩時仙在否,何堪云樹鶴蹁躚。
海水動天天欲曉,天曉日炙珊瑚老。鮫人泣夜不得眠,早起來聽鳳凰叫。梧桐百尺秋云際,竹梢覆水千年子。一飛一宿還一鳴,百神張樂鈞天啟。梧生誠亦難,鳳出良不易。愿以黃金鑄梧樹,莫教飛向丹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