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跡
石火電光中出沒,
崖崩石裂尚難酬。
放行一步還知不,
佛是西天老比丘。
石火電光中出沒,
崖崩石裂尚難酬。
放行一步還知不,
佛是西天老比丘。
在石火電光般的瞬間里出沒,即便山崖崩塌、石頭裂開也難以酬報。向前邁出一步是否還明白呢,佛其實就是西方天竺的老和尚。
石火電光:形容速度極快,一閃即逝。
酬:酬報、回報。
放行:向前行進。
老比丘:比丘是梵語,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老比丘即年老的僧人。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這首詩創作于佛教思想較為流行的時期。作者可能是一位對佛教有深入思考的人,試圖打破人們對佛的神秘化認知,以一種通俗的方式揭示佛的本質。
這首詩主旨在于對佛的本質進行通俗解讀,打破對佛的神化。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富有哲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以獨特視角展現對佛的理解。
柳眼開渾盡,梅心動已闌。
風光好時少,杯酒病中難。
學問慵都廢,聲名老更判。
唯余看花伴,未免憶長安。
暄寒深淺春,
紅白前后花。
顏色詎相讓,
生成良有涯。
梅芳勿自早,
菊秀勿自賒。
各將一時意,
終年無再華。
何處生春早,
春生客思中。
旅魂驚北鴈,
鄉信是東風。
縱有心灰動,
無由鬢雪融。
未知開眼日,
空繞未開叢。
苦風吹朔寒,沙驚秦木折。
舞影逐空天,畫鼓余清節。
蜀書秋信斷,黑水朝波咽。
嬌魂從回風,死處懸鄉月。
簇簇枝新黃,
纖纖攢素指。
柔苙漸依條,
短莎還半委。
清風日夜高,
凌云意何已。
千歲盤老龍,
修鱗自茲始。
晻澹洲煙白
籬篩日腳紅
江喧過云雨
船泊打頭風
艇子收魚市
鴉兒噪荻叢
不堪堤上立
滿眼是蚊蟲
失卻游花伴,因風浪引將。
柳堤遙認馬,梅徑誤尋香。
晚景行看謝,春心漸欲狂。
園林都不到,何處枉風光。
高屋童稚少,春來歸燕多。
葺舊良易就,新院亦已羅。
俯憐雛化卵,仰愧鵬無窠。
巢棟與巢幕,秋風俱奈何。
雜雜胡馬塵,森森邊士戟。
天教胡馬戰,曉云皆血色。
婦人攜漢卒,箭箙囊巾幗。
不慙金印重,踉蹡腰鞬力。
恂恂鄉門老,昨夜試鋒鏑。
走馬遣書勛,誰能分粉墨。
何處生春早,
春生蒙雨中。
裛塵微有氣,
拂面細如風。
柳誤啼珠密,
梅驚粉汗融。
滿空愁淡淡,
應豫憶芳叢。
青衫經夏黕,白發望鄉稠。
雨冷新秋簟,星稀欲曙樓。
連鴻盡南去,雙鯉本東流。
北信無人寄,蟬聲滿樹頭。
孤劒鋒刀澀,猶能神彩生。有時雷雨過,暗吼闐闐聲。
主人閟靈寶,畏作升天行。淬礪當陽鐵,刻為干鏌名。
遠求?鵜瑩,同用玉匣盛。顏色縱相類,利鈍頗相傾。
雄為光電烻,雌但深泓澄。龍怒有奇變,青蛇終不驚。
青門放彈去,馬色連空郊。何年帝家物,玉裝鞍上搖。
去去走犬歸,來來坐烹羔。千金不了饌,狢肉稱盤臊。
試問誰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蓋下,賢俊寒蕭蕭。
撩亂撲樹蜂,摧殘戀房蕊。
風吹雨又頻,安得繁于綺。
酒杯沈易過,世事紛何已。
莫倚顏似花,君看歲如水。
曉月籠云影,
鸎聲余霧中。
暗芳飄露氣,
輕寒生柳風。
冉冉一趨府,
未為勞我躬。
因茲得晨起,
但覺情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