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日邀那西林蘭泰余退如任伯卿李蘧庵本楠王亮齋王曲臺執禮集澹懷軒即事 其六
花花相對葉相當,
一曲勾留一段香。
自笑愛根牽未了,
著緋司馬本來狂。
花花相對葉相當,
一曲勾留一段香。
自笑愛根牽未了,
著緋司馬本來狂。
花朵兩兩相對,葉子也大小相稱,每欣賞一曲音樂就留下一段芬芳的回憶。我自嘲自己的愛欲之根還未斬斷,就像那身著紅色官服的司馬一樣,本就狂放不羈。
勾留:停留、留戀。
愛根:佛教語,指貪愛之心。
著緋司馬:“緋”指紅色官服,“司馬”是官職。這里可能借用“司馬”形象,指自己有官職在身。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缺乏詳細記載。推測是在正月十八日,詩人邀請友人在澹懷軒聚會,期間欣賞美好事物,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自身的性情。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幽默。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聚會的生活片段。
梁鴻山與嵩膠連,鵝湖宛溪中回旋。水深土厚俗淳樸,鹿門往往棲高賢。守中先生最狷潔,授經門外多車轍。摩挲一石常數年,手斫溪云制獨絕。我來山下尋公孫,百年家世仍清門。開緘什襲示手澤,穆然太古風猶存。家徒四壁復何有,草堂為溯先生壽。孟公手繪獨亦圓,顧子作辭文不朽。秋風釣渚薦花月,執手蒼涼對華發。袖手殘棋局外閑,蓬萊清淺傷飄忽。憶昔分宜柄國時,累朝元氣中凌夷。光熹以后盛閹監,清流白馬同傷悲。喬木依然故家在,洞口花深閟時代。斯文載讀重嗟吁,卷圖撫硯還踟躕。溪山無恙如畫圖,寒峰落日村煙孤。
燭燼千家曉,悲歡又一時。人迎新歲日,春入未花枝。論世含醒醉,編年有信疑。生存聊復爾,庭鵲冷相窺。
文殊普賢談理事,臨濟德山行棒喝。東禪一覺到天明,偏愛風從涼處發。
灑竹生涼,彈蕉打碎,蕭條早作秋聲。敲破疏窗,耳旁聽漸分明。吟秋不問秋深淺,但挑燈、牽動愁情。覺愁來、無似秋多,夢也難成。吹笳況近霜天候,怕江城雁語,沙渚蛩鳴。人遠書遲,蕭齋廝傍寒檠。濕云剛送征鴻過,盼佳音、穩遞郵程。甚因由、耽擱明朝,數遍殘更。
萬里煙霄振羽儀,下來芳樹立多時。秋深狐兔無行跡,側目崖陰有所思。
九秋風色澹,水落練花潭。十步有芳酌,一茅還舊龕。南山今昨是,夜菊醉醒甘。懷憤義熙后,誰將此意參。
素萼清香并酒卮,主人勤意囑留詩。為逢蜀國新開日,卻憶江南舊賞時。春密未通桃李信,臘殘都放雪霜姿。先公舊植亭欄外,肯構重來見本枝。
邂逅相逢庾嶺前,我曾刮目識君賢。人情反覆萬千狀,消息稀疏十五年。翠竹幽居歸蔣詡,枯槎滄海老張騫。重來嘉會知何日,汀樹江云各一天。
丹書金冊重封題,親遣儒臣賜剪圭。天建楚邦分社土,人迎漢使筑沙堤。危厓藏里蒐遺傳,古草堂邊詠瀼溪。十二樓頭懷國夢,客窗時誤聽朝雞。
金船滿引人微醉。紅綃籠燭催歸騎。香泛雪盈杯。云龍疑夢回。不辭風滿腋。舊是仙家客。坐得夜無眠。南窗衾枕寒。
曲曲闌干縹緲間,哦詩本欲破除閑。無端又起天涯感,淡墨生綃數點山。樓上憑闌小立時,淡煙漠漠雨絲絲。年光日日有佳處,不解春寒偏入詩。
廣而非曠,高而非迂。仰察俯觀,潑哉鳶魚。
見說巴風俗,都無漢性情。猿聲蘆管調,羌笛竹雞聲。迎候人應少,平安火莫驚。每逢危棧處,須作貫魚行。
僻居臨水次,竹樹稍深幽。對景非無酒,登高亦有樓。好風吹永夜,片月度清秋。不見孤舟至,令人憶子猷。
住山凡幾臘,渡海忽經年。布衲沖云破,芒難踏嶺穿。拈詩呈了義,不語悟單傳。我亦同飄梗,茶香暫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