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二首 其一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牽牛星旁靈旗飄動,月中嫦娥如破鏡傾斜。整個天空像帷幕,北斗緩緩轉動如車。織女停機仍似安石般從容,鵲橋搭成不妨礙木筏通行。誰能知道觀津的那位女子,整夜望著天邊。
河鼓:即牽牛星。靈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禱戰神,祈求保佑,以畫有神靈的旗幟作為象征,稱靈旗。
嫦娥:神話中月中女神。破鏡:指不圓之月。
斗:指北斗星。
機罷:織女停止織布。安石:指謝安,東晉名士,此處形容織女從容。
槎:木筏。
觀津女:指漢文帝竇皇后,她是觀津人,此處借指女子。
七夕是傳統節日,多與愛情相關。此詩創作可能是在七夕節時,詩人看到七夕景象,聯想到神話傳說與人間女子情思而作。
這首詩以七夕為背景,描繪奇幻景象,借觀津女表達女子情思。想象豐富,意境優美,展現了七夕節的浪漫氛圍和文學魅力。
一枕鈞天睡正濃,曙鴉啼散五更鐘。朝廷有道邊烽熄,閒散何妨自養慵。
翠云深幕鎖窺眸,個中誰識隱啼烏。如何墜到寒渦后,猶向舊枝數轉頭?
昨日風北厲,長河水膠舟。今日暢柔和,好鳥鳴高丘。芳春肇伊始,寒氣畢泥牛。誰為頌椒花,引酒聊自酬。
水火連年困,膏肓無日痊。唯將祖龍死,說向病床邊。
幾日山居入夢遲,寶恒苑外有橫枝。夜深斑駁窗搖影,十五年前孤枕時。詩覓我,我尋詩。兩般情緒一般癡。尋詩當日渾無賴,漸被詩尋不自知。
盡日困登陟,跏趺聊對床。巖空眩層碧,草細函幽香。吊古謾秋思,開尊延月光。隨身有竿木,作戲且逢場。
郭姑姑,顧郭姑。姑顧姑,不顧幾逐婦。今朝日出時,東方欲晴西欲雨。
臣靈長亙天,何時化為石。特立千萬年,終古無人識。
南浦樓前風色新,主人送別玳筵春。他時若上滕王閣,為念江湖萬里人。
飛觴同醉月,乘興復登樓。梁苑聞新曲,并州憶舊游。深談時屏御,久坐數添籌。為問芒山氣,今仍似昔浮。
縞袂真仙馭,玄裳羽客衣。千年令威至,萬里佐卿歸。蹋雨青苔院,棲煙白板扉。蕭條真老伴,相對兩忘機。
自許孤忠結主知,居官寧肯計安危。平反不愧張廷尉,直道何慚柳士師。已羨一身中道立,定看千載大名垂。心閑莫廢韋編業,伊洛高蹤尚可追。
夢中搜句未成篇,欲詠金鱗躍九淵。水底不知人懊惱,依然爭喋到池邊。國手嘔心誰復憐,偃師玩偶已通玄。仙翁重設爛柯局,輸與機心一粲然。
信馬天將暮,離山路轉平。川縈太行驛,樹繞澤州城。落日翻旗影,長風送鼓聲。孤云在天際,回首若為情。
南海山村別業成,有園堪種地堪耕。攜書自教兒孫讀,對客曾談宅相榮。飲酒頗同康節興,年高肯慕太公名。遙知散步秋風外,吟看寒潮落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