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挽友三舅知縣還山 其一
衣冠推甲族,詩禮自深長。
雅意如諸謝,名章似晚唐。
亂流浮小艇,繞屋種脩篁。
胸次渾如許,行藏已兩忘。
衣冠推甲族,詩禮自深長。
雅意如諸謝,名章似晚唐。
亂流浮小艇,繞屋種脩篁。
胸次渾如許,行藏已兩忘。
您出身于被人推崇的名門大族,長久以來都秉持詩禮傳家。高雅的志趣如同謝家子弟,所作的詩文有晚唐的韻味。您駕著小艇在湍急的水流中前行,在房屋周圍種植修長的竹子。您的胸懷如此開闊,對出仕和隱居都已不在意。
甲族:指名門大族。
詩禮:指《詩經》和《禮記》,后泛指儒家經典,也指詩禮傳家的傳統。
諸謝:指東晉時期的謝氏家族,以人才輩出、風雅著稱。
名章:有名的詩文篇章。
亂流:水流湍急、不循常道的地方。
脩篁:修長的竹子。
胸次:指胸懷、志趣。
行藏:指出仕和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奉挽友三舅知縣還山”推測,可能是友人辭去官職歸隱山林時,詩人為表達對友人的敬意和贊美而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場的復雜和紛擾,友人選擇回歸自然,詩人對此表示理解和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高雅品格和超脫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欣賞、推崇高雅生活的風氣。
春日黌宮花正開,宮前宮后錦成堆。如今南郡多桃李,盡是黃公種得來。
萬桂山之陰,小渠兩三曲。雨馀渠上行,瀰瀰春水綠。邂逅同心人,散坐傍修竹。殽核肆羅列,羽觴相馳逐。人生無百年,胡為長局促。放浪出形骸,泰然常自足。停杯問古人,誰榮與誰辱。永言謝世情,曠焉抱幽獨。
鞭絲鬢影。一晷斜陽愁欲醒。輸與袈裟。閑倚雕欄數過車。消魂底事。羸馬歸途人倦矣。瓊姊蘭姨。爭駕云軿過我前。
氣使與形驅,從知萬化渠。參禪休佞佛,為士盍忘書。枉鑄千金錯,終還一味愚。柴門老翁媼,圍坐卻安居。
住宅因人多秀麗,廣陵南控三吳勢。淮流入海使君心,楚甸帶山農父計。綠上娑羅樹葉春,李邕碑石獨嶙峋。書聲靜夜連諸巷,機響寒天共四鄰。今日訟庭閒鳥雀,群僚分理萬家樂。晚來月出太行顛,照見冰霜清滿郭。
此君節操獨凌寒,冰雪叢中更耐看。簾幕影迷金鎖碎,佩環聲動玉闌干。只疑玄圃翻瓊樹,錯訝瑤臺舞素鸞。白戰幾時能著我,萬竿深處一憑闌。
久雨防時歉,囊空米價騰。子錢殘歲急,官賦隔年徵。薄劣明時棄,疏慵末俗憎。處籬同斥鴳,未敢望鹍鵬。
了翁臥淮楚,德望臨一世。憂時九回腸,醫國三折臂。四海一滔滔,揚湯不止沸。斯人倘可起,姚宋何足繼。
滌篆池冰暖,開堂雪樹青。春光動八極,休氣協三靈。北闕垂恩露,南宮聚德星。同志欣寮寀,攄忠報帝庭。
窞池蓮蒲短,久旱馀淺淤。墻隈積馀埃,玉鳳秋不翥。野蓼根莖堅,幸得侵沮洳。節葉瘦且赤,蘼蕪交翠箸。細蕊亦鮮潔,粉米糅丹素。獨窣裊輕穗,離披滴清露。水花澹晚色,幽窅足真趣。忽憶過夢澤,千里渺煙樹。蘆花與蓼花,露錦蕩雪絮。深入芙蕖藪,遠映蒹葭渡。舉鞭問飛鴻,駐馬嚼佳句。乃今四壁中,浩渺隔煙霧。日斜對幽叢,聊以慰遲暮。大似辛苦蟲,無復風標鷺。來因援沈溺,底事極幽錮。屢上刳腸書,無地瀝血訴。嗟嗟好花草,焉用生此處。祇因為詩人,故故獨不去。嘗膽如啖蔗,食蓼猶鱔御。仰首但有天,志節久愈著。
地仙中仙與天仙。認得三田月正圓。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興拳。撇憢弄腳虛粘地,猛烈回頭合上天。若被利名牽絆住,十分失了好因緣。
沖虎曾經落照村,千峰盤盡始登門。慣聞跛腳阿師法,喜見橫行道者孫。愛客精神清入畫,游方蹤跡夜重論。杖藜又入層云去,知有安公舊隱存。
蠅頭小楷寫烏絲,字字鐘王盡可師。忽悟庖犧初畫象,工夫元不在臨池。
東君借與好風光,窮巷無人亦自芳。誰念故都花落盡,客愁春恨兩茫茫。
隱君家住白云間,不愛功名只愛閒。聞說花園新更好,門前流水屋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