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元日
漫拂峨冠向曙煙,頹檐猶得拜高天。
鯤溟見擊三千里,雁塞聞歸十九年。
米汁從今齋繡佛,露盤依舊捧銅仙。
閒吟欲制將雛曲,且奏村燈社鼓前。
漫拂峨冠向曙煙,頹檐猶得拜高天。
鯤溟見擊三千里,雁塞聞歸十九年。
米汁從今齋繡佛,露盤依舊捧銅仙。
閒吟欲制將雛曲,且奏村燈社鼓前。
清晨我隨意拂去峨冠上的灰塵,朝著曙光中的煙霧走去,在破舊的屋檐下依然能虔誠地禮拜上天。我像鯤鵬一樣有擊水三千里的志向,又似蘇武在塞外羈留十九年后終得歸鄉。從今以后我用米汁供奉繡佛,露盤依舊高高地捧著銅仙。我閑時吟詩想創作《將雛曲》,暫且在鄉村的社鼓和燈光前吟唱。
峨冠:高冠,古代士大夫的裝束。
頹檐:破舊的屋檐。
鯤溟見擊三千里:化用《莊子·逍遙游》中“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比喻有遠大志向。
雁塞聞歸十九年:用蘇武牧羊典故,蘇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最終歸漢。雁塞,泛指北方邊塞。
米汁齋繡佛:用米汁供奉佛像,體現一種宗教虔誠。
露盤捧銅仙:漢武帝曾造銅仙人承露盤,這里借指時光流轉、世事變遷。
將雛曲:樂府曲調名。
“壬寅”為干支紀年,需結合具體詩人所處時代確定年份。一般來說,元日即正月初一。此詩可能創作于新年伊始,詩人在經歷了生活的起伏和磨難后,于新年表達自己的志向、感慨和對未來的期許。可能當時社會動蕩,詩人生活并不順遂,但仍心懷理想。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的志向和人生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復雜的內心世界。
江流遙望古人去
誰使高樓名望江
此樓千載幾存毀
日日空江淘急瀧
西屬延陵留片石
東封黃歇玷名邦
搖情莫共煙波遠
輸與吳姬春酒缸
一氣潛萌九地中,雪花微落四無風。初陽便有回天力,宿瘴徐看卷地空。家釀再投猶恨薄,官酤多取定無功。時人淺陋終無益,徑就天公借一豐。
佳節蕭條陋巷中,雪穿窗戶有顏風。出迎過客知非病,歸對先師喜屢空。黍醞盈瓢終寡味,石薪烘灶信奇功。頗嫌半夜欺毛褐,卻喜年來麥定豐。
太君歸棹下清虛,
京兆承歡奉起居。
千里遙將春色去,
一封偏荷寵光馀。
桃花夾岸明衣繡,
荇葉浮江簇饌魚。
莫傍庭闈懷定省,
都亭竹馬待還車。
欹枕西窗午夢回,柴門忽報雀羅開。
避人未覺孤村遠,荒徑還逢二仲來。
海內弟兄蓮社客,酒中賢圣竹林杯。
勸君且縱長鯨飲,已引新泉滾滾催。
秋雨蕭蕭度翠微,
西南無數白云飛。
極知衣綵趨庭樂,
況是從師學道歸。
江浦星流雞叫早,
石林霜遠雁來稀。
送君不盡丘園思,
獨倚城樓看落暉。
金臺有客簪纓族,和氣裒然清可掬。殷勤攜軸過我門,索取長篇賦梅竹。
致和老手妙入神,襟懷磊落出風塵。扁舟曾度渭川曲,尋芳重過西湖濱。
于時隆寒朔風冽,萬木千花盡摧折。惟馀梅竹抱貞姿,撫景吟看總奇絕。
恍若驪龍一夜噴萬珠,又如素鸞奮翼凌空虛。雪霽暗香浮馥郁,月明清影弄扶疏。
君不見林和靖,隱居不受公家聘。放鶴西湖日賦詩,只與梅花樂情性。
又不見王子猷,平生愛竹無已時。吳中士夫有佳景,肩輿不問直造之。
梅竹于人有如此,凡卉紛紛何足擬。無怪云泉老致和,歸來寫入吳縑里。
潘君持贈托意深,也知友道重千金。他日披圖遠相憶,還期仝保歲寒心。
清秋曾與尋歡去。年來頓成間阻。過酒移燈,來茶續座,惆悵春宵膩語。憐伊惜汝。早幾疊眉攢,笑時酸楚。舊事程程,夢痕猶自共朝暮。
分明兩情互許。奈而今有約,長短無據。遣淚酬花,將衣遞影,此意如何分付。逢人訴與。幸儀舌猶存,恨天憑補。暖樹鶯多,恐東風更誤。
不見東耕四十年,
茲晨蓑笠去翩翩。
從今數過三蓂朔,
史筆當年大有篇。
別后悠悠嘆暌違,
帝鄉何日共言歸。
臂翰不到長安道,
賦罷停云思欲飛。
慊苦憶儂歡,
書作后非是。
五果林中度,
見花多憶子。
回首京華,云山千疊,暮雨乍晴。念烏衣巷口,分飛舊燕,黃金?下,長繞新鶯。好友忘形,聯詩成韻,一片孤帆天際行。停橈問,是滄洲近也,客夢方醒。
煙凝遠水空明,見麥秀兩岸青。想晉時人物,凄風疏柳,漢家枝葉,遺壘殘星。仙島猶存,麻姑何在,東望蓬瀛千古情。還堪聽,這木門城下,夜柝寒聲。
固云志在修私怨,
破郢其如不利吳。
由此夫差心遂侈,
鴟夷豈得謂非辜。
禮加徐孺動南州,
政暇還同煙水游。
鸞鶴只知能嘯詠,
一聲寒作碧天秋。
傍海風癡剪水難,偷他瑞葉散云端。
可須滕巽同宣力,坐使顓冥不曠官。
衣被麥苗攙臘到,裝褫花樹借春看。
明年定賽今年熟,野老心腴更體胖。
寶鳳搔頭玉步搖,
艷妝空似海棠嬌。
春情一種無聊賴,
重到桃花第四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