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粵賊倡亂以來蔓延大江南北今已七年矣老師縻餉平定無期煩惋之余愾然有作 其二
將軍新授鉞,指顧奏饒歌。
餉道飛芻急,行營坐甲多。
聲沈曹剛鼓,影戢魯陽戈。
小丑非難殄,其如弛縱何。
將軍新授鉞,指顧奏饒歌。
餉道飛芻急,行營坐甲多。
聲沈曹剛鼓,影戢魯陽戈。
小丑非難殄,其如弛縱何。
將軍剛被授予兵權,本指望能指揮若定迅速奏凱。但如今軍糧運輸十分緊急,軍營里士兵們長期駐守。擊鼓進軍的聲音沉寂了,就像魯陽揮戈的影子也收斂了。消滅那些小賊寇并非難事,可無奈將領們松弛放縱。
授鉞:古代大將出征,君主授以斧鉞,表示授以兵權。
饒歌:軍樂。這里指勝利的凱歌。
飛芻:快速運送糧草。
坐甲:披甲而坐,指軍隊長期駐守。
曹剛鼓:曹剛是唐代琵琶名手,這里借指軍鼓。聲沈曹剛鼓指進軍的鼓聲沉寂。
魯陽戈:傳說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影戢魯陽戈指停止戰斗。
殄:消滅。
此詩創作于太平天國運動時期,這場運動自興起后蔓延大江南北已七年,清軍久戰無功,耗費大量軍餉卻平定無期。詩人在這種情況下,對戰爭局勢感到煩悶惋惜,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評清軍將領的松弛放縱導致平叛不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陳時弊。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文人對時局的關注。
身不能飛秖自愁,閉門臥病盡高秋。無因去作山人客,長嘯清風十二樓。
九歧橫石下青龍,相送相迎兩岸峰。鴉解如鷗狎舟子,飛來銜飯入云松。
西風池館早涼歸,梧樹蕭蕭一葉飛。誰道秋來悲宋玉,江南游子更沾衣。
故人勞訊問,消息隔蒹葭。為憶趨庭日,猶看滿縣花。西州徒有淚,北阮自名家。陶令曾栽柳,門前徑未斜。
皇家春色煖平湖,掛壁生宣墨未枯。高處修身當易事,一門三絕冠群儒。
夜歸人已臥,山月猶在戶。驚鵲翻暗叢,哀鴻響遐渚。風虛籟靜壑,霜肅氣澄宇。顧影忽興懷,孤身在羈旅。
我欲登仙換凡骨,飛上云頭窺月窟。羿妻問我何自來,笑指廣寒令徑入。歸來卻見半隱翁,月臺如在神仙中。霓裳歌舞不用覷,把酒長嘯生清風。
江湖成獨客,風雨過重陽。白發懸明鏡,青山隔草堂。野花留別恨,籬菊靜年芳。聞說陶元亮,凄涼五柳堂。
包藏國色與天香,盡使游蜂自在狂。直待百花零落后,旋誇魏紫共姚黃。
令節過從正女牛,天河斜掛越城頭。高賢總逐雙星聚,大火初當七月流。玉樹階庭懷乍遣,金蘭湖海興難酬。清歌爛漫紅妝出,秉燭風林盡夜游。
青天萬仞削芙蓉,憶踏匡廬第一峰。哀壑暮云埋虎豹,大江春浪變魚龍。天池御筆親留碣,石室山僧獨扣鐘。綵筆昔曾霄漢上,舊題應被紫苔封。
羅浮花使先春到,來傍玉樓深處巢。舞雪艷翻楊柳絮,歌云輕壓海棠梢。屏開時露鴉頭襪,弦斷應銜鳳嘴膠。卻笑雪衣娘太劣,雕籠深鎖未全教。
數月同幽難,一朝慨別離。送行無喜色,居險有憂思。好結詩書伴,不為貧賤移。山林吾素志,應筮丈夫需。
全家羅襪起秋塵。瘦盡東陽姓沈人。無質易迷三里霧,入門暗數一千春。仙舟尚惜乖雙美,徐甲何曾有此身。瞥見馮夷殊悵望,枉緣書劄損文鱗。
吾生足憂患,未老頭已白。鬢間垂素絲,攬鏡聊一摘。星星去雖欣,種種鮮還戚。頗愁日增多,盡拔復何益。追思少年時,綠發光且澤。森然茂云松,豈謂少堪惜。自從多病后,脫落露廣額。蒲柳姿易衰,日與風霜迫。蕭蕭不勝梳,擾擾僅盈搦。安能上指冠,常恐吹墮幘。年來涉艱虞,更復非夙昔。奔馳動萬里,漂泊繼三謫。從橫蹈危機,侈哆困煩嘖。交游莫援手,仇怨惟下石。素標宜滿頭,斑鬢未為逼。何年運河車,溯補泥丸宅。華顛復變鬒,去作煙霞客。憔悴楚江濱,歲晚將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