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文山先生集不覺飲泣集先生句成六絕
南望端門淚雨流,衣冠涂炭可勝羞。遙憐海上今塵土,無限斜陽故國愁。
風打船頭系夕陽,孤臣性命寄何鄉。江山有恨銷人骨,南北今年幾戰場。
魯連大節豈容磨,回首中天感慨多。春事暗隨流水去,江山如此故都何。
國亡家破見忠臣,何事癡兒竟誤身。借問一門朱與紫,黃金橫帶為何人。
庭諍堂堂負直聲,江南匹士死猶榮。幾多江左腰金客,不值人間一唾輕。
悵悵乾坤靡所之,飄零回首壯心悲。素王不作春秋廢,獨抱春秋莫我知。
南望端門淚雨流,衣冠涂炭可勝羞。遙憐海上今塵土,無限斜陽故國愁。
風打船頭系夕陽,孤臣性命寄何鄉。江山有恨銷人骨,南北今年幾戰場。
魯連大節豈容磨,回首中天感慨多。春事暗隨流水去,江山如此故都何。
國亡家破見忠臣,何事癡兒竟誤身。借問一門朱與紫,黃金橫帶為何人。
庭諍堂堂負直聲,江南匹士死猶榮。幾多江左腰金客,不值人間一唾輕。
悵悵乾坤靡所之,飄零回首壯心悲。素王不作春秋廢,獨抱春秋莫我知。
向南眺望皇宮大門淚水如雨流淌,官員百姓遭受災難恥辱難以忍受。遙想海上如今已化為塵土,夕陽下滿是對故國的哀愁。風吹打著船頭,仿佛系住了夕陽,孤臣的性命不知寄托在何方。江山含恨讓人痛徹骨髓,南北今年經歷了多少戰場。魯仲連的高尚氣節不容磨滅,回首天空感慨萬千。春天的景象隨流水消逝,江山依舊,故都卻已面目全非。國家滅亡、家庭破敗才看出忠臣,為何傻孩子竟耽誤了自身。試問那些身著朱紫官服的人,腰系黃金腰帶的都是些什么人。朝堂上直言諍諫聲名正直,江南的普通百姓死得也光榮。多少江東腰纏金帶的權貴,連人們的一口唾沫都不值。惆悵地在天地間無處可去,回首漂泊生涯壯志已悲??鬃硬辉僮鳌洞呵铩罚洞呵铩反罅x被廢棄,獨自秉持《春秋》大義卻無人理解。
端門:皇宮的正南門。
衣冠:指士大夫、官紳。涂炭:陷入泥沼,墜入炭火,比喻艱難困苦。
海上:指崖山之戰,宋軍戰敗,南宋滅亡。
魯連:即魯仲連,戰國時齊國人,以高風亮節著稱。
癡兒:指誤國之人。
朱與紫:唐宋時官員的服色,朱紫為高級官員。
腰金:腰纏金帶,指高官顯貴。
素王:指孔子。春秋:指孔子所作的《春秋》。
此詩創作于南宋滅亡之后。當時元朝統治中原,文天祥等忠臣英勇抗敵卻未能挽救國家命運。詩人讀文天祥文集,被其事跡和精神所感動,悲憤之下集文天祥詩句成詩,以表達對國家滅亡的悲痛、對文天祥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南宋滅亡的哀悼和對忠臣的贊頌,批判誤國之人。其突出特點是集句成詩,卻自然流暢,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正義的堅守,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向來高閣久成空,今日雕欄勢尚雄。觸影自憐人已老,題詩還愧我非工。江山滿目長悲古,樽俎開懷幸對公。莫惜躊躇連日醉,此回別后幾時同。
閒吟秋草思無窮,卻喜親朋此夜同。外史閒亭歡對酒,浮丘滄海暗驚蓬。疏砧候館空江上,遠火人家積雨中。別后深懷書信否,天涯愁絕送飛鴻。
山瓶慣識露芽香,細蒻勻排訝許方。猶喜晚涂官樣在,密羅深碾看飛霜。
南風十日卷塵沙,吹落墻根幾樹花。老怯麥秋猶擁褐,病逢谷雨喜分茶。庭陰寂歷梧桐轉,簾影差池燕子斜。不是地偏車馬絕,市喧不到野人家。
東第君王賜,西園賓客來。將軍元好士,公子復憐才。玉袖花間出,金尊竹下開。還須明月上,莫畏夕陽催。
向來尊俎失談兵,保障論功有重輕。別詔相遺橫海節,何人不畏伏波名。神鉦浪挾鯨鯢徙,飛檄霜驅虎豹驚。槜李欲酬鳴越甲,蒼梧今問獲嘉城。
嫩芽薄雨雜新寒,折下柔條恰似鞭。鞭卻去年無限事,又鞭春色到今年。折得如鞭四五枝,有人苦待一年遲。宜將塊壘翻春汛,趕入蕭疏萬戶籬。
池館依然百草香,房櫳深鎖度斜陽。不堪去日成陳跡,小影滄桑夢一場。
吟風嘯月是真常,何處無何更有鄉。我與呂仙俱不死,靜看烏兔幻炎涼。
閣日微陰不礙晴,杖藜小倦且須行。湖山有意留儂款,約束疏鐘未要聲。煙艇橫斜柳港灣,云山出沒柳行間。登山得似游湖好,卻是湖心看盡山。西湖雖老為人容,不必花時十里紅。卷取郭熙真水墨,枯荷折葦小霜風。曲曲都城繚翠微,鱗鱗湖浪動斜暉。天寒日暮游人少,兩岸輕舟星散歸。
水村夜寥寥,秋月流空白。牽舟上呂梁,逆浪涌寒雪。愧彼役夫勞,當此灘水澀。憶我四方游,江湖飽涉越。祗召復茲行,恩重知才劣。矢心復何如,長洪石如鐵。
青山一半枕樓頭,門對長江水自流。煙樹望中添數衲,恐驚鴻雁下滄洲。
樓上起秋風,絕望秋閨中。燭溜花行滿,香燃奩欲空。徒教兩行淚,俱浮妝上紅。別后春池異,荷盡欲生冰。箱中剪刀冷,臺上面脂凝。纖腰轉無力,寒衣恐不勝。不堪寒夜久,夜夜守空床。衣裾逐座褶,釵影近燈長。無憐四幅錦,何須辟惡香。
早傳玄菟未消兵,青燧遙飛入帝京。鎖鑰九邊煩指畫,轉輸入道倚經營。將軍苦戰惟堅壁,使者空談謾請纓。自愧紛紛隨計吏,憂時何以策升平。
上盡重城更上樓,煙波江上使人愁。九天閶闔開宮殿,萬里風煙接素秋。啼鳥歇時山寂寂,寒鴉飛盡水悠悠。城中車馬應無數,來往風塵共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