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
耨月耕煙水國春,薄徒應笑作農人。
皇王尚法三推禮,猶勝墮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塵。
耨月耕煙水國春,薄徒應笑作農人。
皇王尚法三推禮,猶勝墮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塵。
在水鄉的春天里,伴著明月,冒著煙霧耕耘田地。淺薄之徒定會嘲笑我像個農夫。帝王都還遵循親耕的三推之禮,我這樣勝過那些不努力勞作只求溫飽,為五斗米折腰奔走于塵世的人。
耨(nòu)月耕煙:在月下和煙霧中耕耘勞作。耨,除草,這里泛指耕種。
薄徒:淺薄之人。
三推禮:古代帝王于春耕前親耕農田的典禮,以表示對農業的重視。
墮力:懶惰不努力。飧(sūn):熟食,這里指食物。
五斗低腰: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典故,指為了微薄俸祿而卑躬屈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不勞而獲的風氣。詩人或許因不滿這種現象,選擇回歸田園,以耕種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堅守和對世俗名利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用對比展現不同的生活態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
長溪山水奇,鳳山幻靈境。重岡疊嶂自回環,萬壑千巖相掩映。中有畸人號鳳山,時時長嘯此山間。彩云明滅元堪睹,梧竹蕭森更可攀。一朝跨鳳歸仙府,丹崖翠壁空塵土。遼鶴千年去不歸,慈烏夜半啼聲苦。篋里惟存一畫圖,忽然飛去胡為乎。延津無處重尋劍,合浦何期更得珠。帝憫諸孤懷怨慕,五丁曾遣相呵護。神物由來不久湮,珠還劍合仍相遇。張生得此喜還悲,陟岵興歌淚滿頤。幾回欲擬招魂賦,到處曾求薤露詩。此物遺亡二十載,迄今精爽還應在。千仞猶疑覽德輝,九苞彷佛增文采。諸子山中日夜號,鳳山依舊倚天高。不須人世悲麟喪,還羨君家有鳳毛。
休論他家種性邪,惠崇蘆雁趙昌花。不知真假爭多少,且盡杯中苦澀茶。
霜拍井梧乾葉墮,翠幃雕檻初寒。薄鉛殘黛稱花冠,含情無語,延佇倚闌干。杳杳征輪何處去,離愁別恨千般。不堪心緒正多端,鏡奩長掩,無意對孤鸞。
連年客里度生朝,自草新詩慰寂寥。卻喜窗前風景好,梅花初放雪初消。
故人別后見尤難,彼此詩盟尚未寒。寧暇對床論契闊,漫勞折簡報平安。春山裂竹愁如海,流水落花紅滿灘。九十春光都過了,諸君何以罄交歡。
山店蒼茫風雨辰,驛樓鳴鼓駐行賓。盤渦似有蛟龍斗,入舍翻疑鳥雀嗔。心是子牟還魏闕,跡非公干且漳濱。孤吟卻憶吳明府,逆旅相逢意頗真。
羽人絳節自云中,四百峰頭訪葛洪。他年天柱如相見,玄鶴飄飖舞碧空。
涉澗登巖費遠尋,古松寒寺入榛荊。昔賢對榻聞高詠,太守移尊非俗情。幽蘭谷里堪紉佩,淥水潭邊可濯纓。林暝杳然迷所適,上方臺殿有鐘聲。
榮涂久歷似羊腸,蓬省歸來發欲黃。麟筆正煩朱邸客,骃絲還要錦窠郎。觀魚濠上歸思切,吟雁峰前遺愛長。金鳳賡酬知樂甚,玉樓誰召去何忙。
五云絳節下林丘,萬里銀槎上斗牛。圣代已興周禮樂,大儒宜法魯春秋。上林花霧冥冥濕,太液恩波浩浩流。清夜夢回高閣遠,一蓑煙雨泛漁舟。
兀立風塵百劫波,嶙嶙瘦骨自嵯峨。但教留得根基在,勝卻南山一爛柯。
豸冠趣在丹青表,公子情多山水中。六月高堂不知暑,向人隨手拂清風。
雞足山中藏不得,黃梅夜半負將歸。而今盧老重拈出,便是山僧肩上衣。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水自流。惆悵何因見李白,采江試覓月明舟。
王生少負耽奇癖,落魄風塵人不識。祗從湖海恣遨游,羞向人前嗟厄塞。胸中神識一何奇,儒雅風流應在茲。篆隸由來追史籀,時時復作無聲詩。城西一室大如斗,室中奇物無不有。花鳥圖書可自娛,樽罍彝鼎傳來久。賞鑒能同張茂先,翩翩意氣更堪憐。胡琴劈碎寧論價,古劍酬人不計錢。與余傾蓋稱莫逆,問奇肯過揚雄宅。竹里酣歌任往來,花間嘯傲忘朝夕。朝夕相從酒一樽,交情如此君毋諼。但能博物復飲酒,世事悠悠安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