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中
秦關西作漢家基,草色無窮鐵馬馳。
云氣居通高拱處,竹皮冠卸遠游時。
遙林鳥盡秋方凈,大澤龍歸雨更滋。
何物至今傳得在,山河不及大風辭。
秦關西作漢家基,草色無窮鐵馬馳。
云氣居通高拱處,竹皮冠卸遠游時。
遙林鳥盡秋方凈,大澤龍歸雨更滋。
何物至今傳得在,山河不及大風辭。
秦朝的關西之地成為漢朝基業的開端,無邊草色中戰馬馳騁。云氣通暢聚集在高拱之處,劉邦摘下竹皮冠開始遠游。遠處樹林里鳥飛盡,秋天才顯得更加明凈,大澤中的蛟龍歸去后雨下得更滋潤。如今什么還流傳至今呢,山河都比不上那首《大風歌》。
沛中:沛縣一帶。
秦關西:指秦朝的關中地區,是漢朝基業的起始地。
竹皮冠:劉邦曾以竹皮為冠。
遠游:指劉邦成就帝業后的巡游等活動。
大澤龍歸:大澤象征劉邦早年活動之地,龍象征劉邦。
大風辭:即劉邦所作《大風歌》。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游覽沛縣,追思劉邦事跡之時。沛縣是劉邦的故鄉,也是漢朝的重要起源地。作者面對歷史遺跡,感慨劉邦從沛縣崛起成就帝業,以及其留下的文化遺產。
這首詩以劉邦的帝業為主題,描繪了漢朝興起的歷史畫面。通過對自然景象和歷史典故的描寫,表達了對劉邦的敬仰和對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視。《大風歌》流傳千古,更凸顯了其文學和歷史價值。
七百支郎夜忍饑,木魚閉口等君歸。還山大眾空歡喜,只有誠齋兩首詩。
清明處處飛雨,寒食家家禁煙。滿地桑陰獨步,半窗花影高眠。
老人種善如種田,三世力耕無歉年。賢為镃基義為耒,芝蘭玉樹嘉禾然。菑畬有術誰能傳,沃不以糞激匪泉。井底白金五千兩,甕中青錢三百緡。
隋家堤上已成塵,漢將營邊不復春。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
長劍倚天外,汗漫碧云屏。時逢六月息,海運徙南溟。邀我扶搖往,濯拭向清泠。仙人驅羽駕,左右夾明星。拂揚觀且嘆,解佩勒丹銘。回語朱顏女,素手匣金铏。下寰驚電雪,光質慎為扃。稽首傳至訣,韜鋒入紫冥。
漫漫春風入舜韶,綠楊舒葉亂鶯調。君王不肯娛聲色,何用辛勤學舞腰。
自對江山百不持,少年終古是情癡。庭前且有三分月,案上為敲一夜詩。霜冷早,菊花遲,送秋心事怕秋知。憑欄強笑明秋好,今歲渾如去歲時。
令子秘書居禁闥,尊冠尤戀故山薇。遠違未免長相憶,才到那知又欲歸。白酒香時禾黍熟,黃花開后蟹螯肥。扁舟此去真堪羨,風便莫教音信稀。
白發蕭然懶孝先,黃庭讀遍不成仙。懷人舉目三星在,撫事傷心五鼎全。幸有好詩傳美酒,轉添愁思入新年。何如置我西湖上,一醉田家錦樹筵。
嚴城禁苑漏傳稀,戚里侯家啟夜扉。花里歌聲驚宿鳥,池邊水氣怯春衣。佳人笑語風吹過,公子留連月送歸。翠帳沉沉芳宴散,夢魂應繞碧云飛。
歌管吹殘柳底鶯,街頭串弄老優伶。薛腔馬調無人賞,觸地銅錢三兩聲。
穆穆在堂,肅肅在庭。于顯辟公,來相思成。神既歆止,有聞無聲。錫我休嘉,燕及群生。
打土編茅費幾錢,白云深夜一燈懸。知君未是壺山主,只借壺山過兩年。
紫云當七夕,織女度銀河。絕頂瞻星近,浮空見月多。仙家還杼軸,人世自干戈。抱拙何煩問,臨風一浩歌。
郎去遠過江上山,望郎江上幾時還。只怕郎歸不相識,湖邊日日照容顏。三月湖邊花正開,江邊望船郎未回。燕子來時春又去,心酸不待吃青梅。